汉字靓仔 作品

第388章 《价值迷宫中的诗性突围》

《价值迷宫中的诗性突围》

——《价格同价值》的哲学解构与诗学重构

文/文言

在消费主义浪潮裹挟一切的时代,树科以粤语为舟楫,在《价格同价值》中劈开物质主义的迷雾,构建起一座连接现象与本质、市场与心灵的诗学桥梁。这首看似平实的作品,实则是当代诗坛对价值危机的一次深刻叩问,其语言肌理中潜藏着道家玄思、禅宗顿悟与现象学还原的多重密码。

一、解构与重构:二元对立的诗学消弭

诗作开篇即以"油盐酱醋茶,钻金银铜铁"的具象陈列,构建起市场经济的物质图谱。这些"睇得到"的商品在"讨价还价"的市声中,被简化为价格符号的载体。但诗人笔锋陡转,在"冇时冇刻,冇喺"的时空褶皱里,悄然解构了经典政治经济学对价值的单维定义。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而树科在此揭示的,恰是这种物性满足背后的精神虚空。

第二诗节对"风声/阳光雨露/心地"的礼赞,构成对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当代回应。当现代性将一切存在者卷入"常人"的公共计算(《存在与时间》),诗人却以"有市冇价"的悖论式表达,为不可计量的价值维度保留了诗学领地。这种解构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如老子所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哲学观照,在拆解价格霸权的同时,重建价值的多元坐标系。

二、语言炼金术:粤语方言的诗性突围

方言入诗往往承载着文化抵抗的使命,而树科在此实现了更深层的语言革新。"睇得到摸唔到"、"你嚟佢往"等粤语表达,不仅构建出鲜活的市井声景,更在语法裂隙中释放出解构能量。正如索绪尔指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背后是价值系统的支撑,而方言的非常规组合恰能撕裂既定的价值秩序,让"价值冇限"的真理在语言裂变中显形。

诗人对"冇"字的精妙运用,堪称语言炼金术的典范。连续四个"冇"字构成的否定句式,不是虚无主义的宣泄,而是老子"无之以为用"的诗学转译。在否定价格霸权的同时,这些"冇"字如同水墨画中的留白,为价值重构预留了想象空间,使诗歌成为巴什拉尔所说的"物质与想象相遇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