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21章 海都之乱扰漠北(第3页)

临死前,他让儿子察八儿继位,还留下遗言:"一定要把忽必烈的后人赶下台!"可察八儿没他爹那本事,刚继位就被笃哇坑了——笃哇觉得窝阔台家没人了,就抢了海都的地盘,还把察八儿捆起来送给铁穆耳当礼物。

铁穆耳倒是挺会做人,没杀察八儿,还封他当"汝宁王",给了块封地养老。察八儿看着自己手下的人要么投靠笃哇,要么归顺元朝,只能叹口气:"爷爷的愿望没戏了。"

这场闹了三十多年的"海都之乱",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结束了。可它留下的烂摊子不小:元军在漠北损失了几十万兵力,国库被掏空,西北的汉人百姓被屠杀了上百万,最要命的是,蒙古贵族从此分成两派——一派觉得应该学汉人搞中央集权,一派觉得还是草原那套抢地盘靠谱,这为后来元朝的内乱埋下了伏笔。

大德七年(1303年),铁穆耳派使者去和笃哇议和,双方在塔拉斯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杀白马盟誓:"以后谁也不打谁,大家都是蒙古人。"

可老百姓不傻。有个在漠北经商的汉人商人在日记里写:"我路过当年海都打仗的地方,白骨堆得像小山,有的骷髅头还插着箭镞。当地的蒙古人说,晚上能听见鬼哭,分不清是元军的,还是海都叛军的。"

其实海都这号人,说他是叛乱者,他却守住了蒙古传统;说他是英雄,他又让无数人死于战乱。他就像草原上的幽灵,既代表着蒙古帝国分裂的必然,也映照着元朝统治的困境——一个靠武力征服建立的帝国,一旦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就只能在内斗中慢慢腐烂。

大德十一年(1307年),铁穆耳去世,元朝的"守成之治"结束。没过多久,燕铁木儿就带着钦察军冲进大都,把海都当年没完成的"汗位争夺戏",又热热闹闹地演了一遍(详见第二十七章)。

而漠北的草原上,偶尔还有牧人会指着阿尔泰山的方向说:"那里埋着个老头,他打了一辈子仗,就为了一个没人记得的梦。"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