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海都之乱扰漠北(第2页)
伯颜确实厉害,到了和林就修城墙、挖壕沟,还搞起"坚壁清野"——把草原上的牧民全迁到城里,让海都抢不到粮食。海都打了几次都没占到便宜,就改打游击战:你来了我就跑,你走了我就抢,反正蒙古骑兵跑起来比元军的步兵快十倍。
有一次,伯颜带着大军追海都,追了三个月,从阿尔泰山追到额尔齐斯河,连个人影都没见着。等他累得往回撤,海都突然从沙堆里冒出来,把元军的后队砍得七零八落。
这场仗就这么拖了下来,一年一小打,三年一大打,元军光在漠北修驿站就花了几百万两银子,士兵冻死、饿死的比战死的还多。
最讽刺的是,海都还总打着"恢复窝阔台汗国"的旗号招摇撞骗。其实他爷爷窝阔台当年根本没建汗国,都是他自己瞎编的。可蒙古贵族就吃这一套,尤其是那些被忽必烈推行"汉法"得罪的保守派,纷纷投靠海都:"与其在大都看汉人当官,不如跟着海都抢地盘!"
海都最牛的时候,还搞了个"反忽必烈联盟"。
盟友有三个:察合台汗国的笃哇(海都的女婿),术赤汗国的忙哥帖木儿,还有忽必烈的侄子乃颜(东道诸王首领)。这四个势力加起来,差不多占了蒙古帝国一半的地盘。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乃颜在辽东起兵,海都和笃哇从西边呼应,打算南北夹击大都。忽必烈当时已经七十岁了,听说乃颜反了,气得胡子都翘起来:"朕当年饶你一命,你还敢反?"
这位老爷子也是狠人,亲自带着大军去平叛。他知道蒙古人迷信,就让士兵举着十字架和佛经幡旗(乃颜信基督教,其他蒙古人信佛教),叛军一看这阵仗,以为老天都不帮自己,当场就乱了阵脚。忽必烈趁机派汉军步兵列阵,用弓箭射垮了乃颜的骑兵——这是蒙古人第一次被汉人步兵打败,脸都丢尽了。
乃颜被抓后,忽必烈没杀他,而是用毯子把他裹起来,让马活活踩死。"这是我们蒙古的规矩,"老皇帝冷冷地说,"对背叛祖宗的人,不能见血。"
乃颜一死,海都的联盟就散了。但这货贼心不死,又跟笃哇合计着打西域。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他们攻破了元朝控制的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把当地的汉人官员全抓起来当奴隶。消息传到大都,忽必烈长叹一声:"朕这辈子,怕是看不到漠北太平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去世,孙子铁穆耳(元成宗)继位。这时候海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却越打越精神,甚至在大德五年(1301年)亲率十万大军南下,把铁穆耳派来的晋王甘麻剌(忽必烈的孙子)围在了和林。 甘麻剌是个草包,被围了七天就吓得要投降。多亏大将床兀儿(钦察人,后来的权臣燕铁木儿他爹)够猛,带着骑兵冲阵,硬生生把海都的阵脚冲垮了。海都在乱军中被流箭射中膝盖,连夜往北逃,没几天就死在了阿尔泰山的帐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