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闺蜜合住与过关索岭(第3页)
者黑嫫笑着路过几位妇人身边时,突然抽动了一下鼻子,然后叽里咕噜问了几句,随后乐颠颠地让老马脚子再给妇人几块盐巴,换了另外两个妇人背篓里的东西,然后兴冲冲地向好奇赶过来的王月生表功。
王月生拿过者黑嫫手中的东西,原来是颗不过小儿拳头大小的梨子,果皮自青转红时犹如火把燃焰,向阳面晕染出胭脂色的霞斑。表皮密布褐色星点,恰似火星迸溅的痕迹。果蒂处应该是被人在成熟前刻出形成十字褐色疤痕,在红皮下若隐若现。
王月生想也不想,一口咬下,顿觉酸冽醒神,一口牙倒了大半。者黑嫫先是一愣,随后大笑起来。好不容易平息住,才告诉他,这是本地特产的火把梨,此时尚不得食;若在驮筐里闷上三日,便化作蜜浆般的软糯清甜。最妙是霜降后用稻草灰窖藏月余,届时咬破薄皮吮吸,冰凉果肉竟会带出些许酒酿的微醺。
王月生讪讪地点头称是,暗想着怎样把这个场子找回来。
雾散时分,古道尽头现出三岔口的指路碑。朝南的碑面留着法国勘探队刀刻的拉丁文编号,朝北的却被苗人用鸡血画了驱邪的蜈蚣符。者黑嫫摸出王月生送给她的后世的指南针校对方位,一声马的响鼻声惊起碑顶打盹的绿翅鸦雀。
正午的日头刚舔到关索岭最高处的梁王山脊,几十匹驮马已踏进彝寨前的野柿子林。村寨依山而建,土掌房错落,屋顶晾晒着红辣椒与玉米,远处传来犬吠与碾米声。包着靛蓝头帕的妇人从垛木房里探出身,腰间银铃与檐下风干的麂子腿撞出清响。老马脚子解开灰马褡裢的瞬间,七块井盐在蕉叶里露出棱角——这是从黑井镇带来的雪花盐,阳光下泛着青玉般的冷光。每块约5公斤,盐在滇中山区是稀缺品,彝族人用它腌制腊肉、保存兽皮。一斤盐可换一斗苦荞约30斤,或者10倍重的,也就是10斤重的两只阉鸡。
几名彝族少女手持陶罐,罐中飘出荞麦粑粑的香气,拦住马帮去路。老马脚子用“通司话”(滇中混合方言)喊道:“盐巴换粮,各不相亏!”,对面彝语回应:“呀嘞,黑彝莫欺!”
三个绣花坎肩缀满银泡的撒梅姑娘,抬着竹匾从晒架后转出来。匾里躺着三条腊得透红的野猪肋,油皮上还沾着春茶熏烤的暗纹。马脚子掰下小块盐砖,换回满兜鸡枞菌——菌柄的红土印子还新鲜,定是今晨雾散时从松毛堆里扒出来的。
喜欢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请大家收藏:()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