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余烬藏锋(第2页)

关上门的刹那,苏锦璃立刻将食盒倒扣,盒底的暗格里藏着张字条,纸边的毛茬与沈家密道油纸的纤维完全相同。楚君逸凑过来看,见字条上用朱砂写着“寅时三刻,太庙西北角”,笔迹的弯钩与容妃在奏折上的朱批完全相同。

“她倒急了。”苏锦璃将字条凑到烛火上,“想用鸿门宴引我们去?”灰烬落在炭盆里,与之前药包的灰烬混在一起,竟拼出个“死”字,笔画的粗细与柳将军兵符上的鹰爪纹路完全相同。

楚君逸忽然剧烈咳嗽,咳得弯下腰时,袖中的青铜小鼎掉在地上,鼎足的铜锈蹭在砖缝里,颜色与食盒锁扣的铜绿完全相同。“这鼎是去年容妃之父容尚书送的,说是西周古物,”他喘着气拾起鼎,“鼎腹内侧的铭文,与柳家兵符拓片背面的小字完全相同——原来容家早就与柳家勾连,这鼎怕是他们传递密信的信物。”

苏锦璃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妆匣里取出那枚珍珠簪,簪头的莲花纹在烛光下转动,花瓣的弧度与太庙梁柱的雕花完全相同。“我去太液池打水时,见太庙西北角的墙根有新土,土粒的大小与容妃宫里花盆里的陶粒完全相同,”她将簪子塞进楚君逸袖中,“这簪子能开锁,是沈家特制的,齿纹与太庙库房的锁芯完全相同。”

夜深时,楚君逸的咳嗽总算轻了些。苏锦璃坐在案前磨墨,墨条的纹路与北境地图上的山脉走向完全相同,她忽然想起白日里陈昱说的话——容妃昨夜去了趟冷宫,给废妃林氏送了件棉衣,棉衣的针脚与柳贵妃朝服的补丁完全相同。

“林氏是先皇后的表妹,”楚君逸的声音带着倦意,“当年被构陷巫蛊,打入冷宫时,手里攥着半块龙纹锦,锦缎的金线与柳贵妃袖口的滚边完全相同。”他忽然握住苏锦璃的手,“容妃想借我们的手除掉林氏?还是林氏手里有容家的把柄?”

窗外的雪又下了起来,雪花落在窗纸上,融化的水痕与楚君逸咳在帕子上的血痕完全相同。苏锦璃吹灭烛火,在黑暗中轻声道:“寅时三刻,我去太庙,你留在这里。”楚君逸的手猛地收紧:“你忘了太医说我这病要静养?可没说不能去太庙走一趟。”

他的指尖带着药香,与她发间的薰衣草香缠在一起,像去年在江南时,两人在药圃里摘的紫苏与薄荷,气味交织着,却各自分明。苏锦璃叹了口气,从柜里翻出件玄色斗篷:“这斗篷的里子是羊皮,毛茬的密度与禁军盔甲内衬完全相同,是陈昱托人做的,能防刀剑。”她替他系好斗篷带,“到了太庙,见机行事,别硬撑。”

楚君逸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指腹沾着的枇杷膏甜味还在:“你才要小心,容妃宫里的侍女擅长用毒,她们的指甲缝里常藏着鹤顶红,粉末的色泽与胭脂铺里的朱砂完全相同,你今日戴的银镯子,遇毒会发黑,千万攥在手里。”

寅时的梆子刚敲过,苏锦璃扶着楚君逸走出屋。雪地里的脚印很快被新雪覆盖,覆盖的速度与太液池冰面增厚的速度完全相同。两人走到太庙西北角时,见墙角的老槐树下站着个黑影,披着件灰斗篷,斗篷的兜帽边缘绣着回纹,与容妃宫里的竹篮纹路完全相同。

“楚大人,苏姑娘。”黑影掀开兜帽,竟是容妃的掌事太监,他手里提着盏灯笼,灯笼纸的透光率与披香殿窗纸完全相同,“我家娘娘在里面等。”

穿过侧门时,苏锦璃注意到门轴的磨损痕迹,与柳将军兵符上的鹰喙缺口完全相同。太庙的偏殿里燃着烛火,烛芯的焦痕与楚君逸刻在青田石上的“南”字收笔完全相同,容妃正坐在供桌旁,手里摩挲着块玉佩,玉佩的沁色与太液池底的淤泥完全相同。

“楚大人倒是敢来。”容妃抬眼时,鬓边的白玉簪反射着烛光,与柳老夫人那支簪子的光晕完全相同,“本宫还以为,柳贵妃倒了,你们该忙着邀功请赏。”

楚君逸咳了两声,帕子上的血珠滴在青砖上,与供桌腿的红漆剥落处完全相同。“娘娘深夜召臣来,总不是为了看臣咳血吧?”他将帕子收起,“方才在披香殿搜出本账册,记着去年北境粮草的去向,账页的水印与容尚书府的信笺完全相同,不知娘娘可有兴趣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