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东东 作品

第3章 “怎么办?他的头颅已经被碾成了面皮!”(第3页)

“谢谢你们……”

周家儿女握着我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兄弟,您开个价吧!”周家二儿子说话也干脆利落。

“说实话,老人已经走了,你们能信任我们,我们就感觉很知足了……”郑哥很谦虚,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声音,因为面对这样的家属,我们得到了尊重,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兄弟,事情该怎么来就怎么来,不必客气,您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周志清说。

其实,像这种情况下,我们即使给家属要10万块钱,他们也不会说什么,遇到这样条件好的家庭,他们肯定可以承受得起!但是,我们绝不会那么做,这也就是我们新殡葬人和传统殡葬人最大的不同,我们不会把钱看得那么重,一切都是在尊重家属意愿、按照市场合理定价,向家属收取服务费。

最终,我们收取家属3000元钱的服务费,这个数目,对于很多殡葬从业说来说,已经是九牛一毛了,但是我们感觉,这是对得起我们自己的良心!

由于周向才老先生是党员,按照本地的殡葬政策要求,党员要火化,但是中原农村地区也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火化后骨灰二次装棺,选择在农村老家土葬也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做法。

周老先生农村出身,在进行简单的遗体告别之后进行火化,然后周家子女又在老家为父亲举办了传统的葬礼仪式。

因为我们“孝仁堂”团队已经有了郑哥遗体化妆的服务,所以我们承接了周老先生在农村的葬礼仪式,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们“孝仁堂”殡葬礼仪团队,按照绿色、环保、生态、和谐等理念,为周老先生举办了一场简约而有意义的葬礼。

葬礼全程不使用香蜡纸炮,以电子花圈、电子鞭炮、电子香炉等可循环利用的祭祀用品加以替代,也符合周老先生生前俭朴的作风,让周家后人通过父亲的葬礼更能体会到什么是团结,什么是良好家风的传承。

按照我们的服务流程,下午两点的时候,需要执行出殡仪式,在棺材抬出周家大门的时候,我们“孝仁堂”团队人员齐刷刷站成一排,低头默哀,以长达10分钟的鞠躬礼保持俯身送别动作,送别周老先生最后一程,那一刻,相当震撼!村民们的目光瞬间就转移到我们身上,好像我们成了主角……

回去之后,我们把逝者生前的资料信息、包括葬礼上拍摄的图片视频资料全部录入云平台。

在中国,葬礼上拍照被誉为是对逝者的不敬,我们经过和家属的沟通,提供了全程录像拍照服务,因为我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十年后、二十年后,这些资料会被家属接受,再看看二十年前亲人离别的场景,能够泛着泪花淡淡一笑,也算是对时光以及内心的释怀。

半个月后,就在我们已经淡忘了周老先生葬礼的事情时,周家的子女亲自为我们送上了一面锦旗,以表达对我们服务的感激之情,当时,我们团队人员真是热泪盈眶,这面锦旗,是对我们工作肯定的最好报答!

殡葬从业者一向被视为“瘟神”,人们不愿意与殡葬从业者有过多的接触。一个接受过我们服务的家庭,能够在“售后”主动给我们做出这么高的评价,在中国殡葬界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传统殡葬人的从业生涯中,和家属的沟通和对接,被誉为是一大难题,家属由于处在悲伤关头,殡葬服务人员很容易在利益与情感上与家属产生纠纷,造成家属对殡葬人员非打即骂的尴尬局面,长期以来,殡葬从业人员与家属的关系就像是中国的医患关系一样,陷入冰点!

而我们得到的这面锦旗,成为了继续努力工作的最佳动力,它时刻提醒我们要有服务意识,与家属同悲伤,共哀思!

所以,每天我们来“孝仁堂”之后,都会一起背上一段话,作为我们每一天工作的:仁者爱人,孝之德本,传承仁孝文化,践行生命礼仪,做一名无愧于心、无愧于德、无愧于礼的殡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