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了猫头 作品

裘桂香的恶事下场(第2页)

“哎呦,这事儿你还不知道啊,早上裘桂香背着人说刘碧莲斤斤计较,中午话就传到人耳朵里了,刘碧莲那脑子还不信,结果好几人都证实了。”

刘婶儿的孙子小毛上午听了宴绯雪的话后,什么都没记住,就只记得他奶给裘桂香好几趟车钱。

他要是要回来车钱,就不用学狗叫拿钱和别人换糖吃。

六岁孩子的眼里很简单也很彪悍,直接跑到裘桂香家里,说我奶给你的车钱,你现在要还给我。

裘桂香短暂的疑惑了下,但是很快就生气的掏出十个铜板,像是打发叫花子似的往路上一丢。

六岁孩子知道什么,肯定是有人背后教唆的。

要不是刘碧莲自己在家里学舌,说给她出了多少车费,那孩子能知道?

更何况每次车费都是刘碧莲自己先扯付的。她有时候也会帮着刘碧莲付,一来一往,谁占便宜还不一定。

这刘碧莲面上姐姐姐姐的叫着亲,背地里分斤掰两的指不定怎么说她。

村里人都说村里的狗都逃不过刘碧莲的编排,唯独从来不说她裘桂香。

裘桂香心里门清的很,这裘桂香聪明着呢。

要不是他家几个儿子今后修房子要用木材,从公山上砍,还得要村长批准。裘桂香哪敢得罪她,所以才死命的巴结她。

这回因为去燕哥儿家闹事,村长当众说了她一顿。村里现在人人捧着燕哥儿一家,刘碧莲也知道指望不上自己帮忙了,所以背地也开始编排她。

裘桂香气不过,不就是十文钱,像是谁出不起似的。

说不定还是故意指使自己孙子来要的。

裘桂香觉得自己尊严受到侮辱,心里憋着一肚子气,转头就锁门给邻居摆龙门阵。

刘碧莲平时大嘴巴,那张嘴无差别对待,不仅是旁人就连她自己家里的事,还有她自己的事情也到处说。

裘桂香说来说去,都是刘碧莲之前自己念叨碎的事情,邻居打着哈哈应和,反倒好奇裘桂香怎么开始和刘碧莲不对付了。

“你都不知道,那刘碧莲面上最会敷衍骗人,嘴上喊的亲热说和我做姐妹,这回见我运势不好,俗话说的好,墙倒众人推,她也惯会见风使舵。”

“就在刚刚,背地里指使自己孙子来问我要十文钱车费。”

“车费哪次不是我出一次她出一次,你上次还看见我帮她出了不是,我是一点都没放心上,还以为人家也和我贴心。

哪曾想人家天天惦记着几文钱,像是在我这里吃了大亏,我捡了好大便宜一样。”

裘桂香说的气愤,鼓着腮帮子脸颊肉抖。一旁的邻居心想,我刚刚看到小毛只说要车钱,又没说要多少,倒是裘桂香自己一下子就丢出了十文钱。

这怎么看着都是裘桂香心里记得门清,像是两人出车费的时候生怕自己吃亏呢。

邻居没好说破,只说道,“会不会是孩子自己看到了就跑来要啊,刘碧莲对你可真没话说,旁人都看得清,会不会有什么误会?要不自己去问问?”

“误会?这刘碧莲就看着嘴烦,骗人确是把好手,不然她天天背后嚼你舌根子,你现在怎么还帮她说话。”

裘桂香阴阳怪气说了一通,闹得两人最后都不愉快。

肚子里的气不但没消,反而更加恼火胀气了。

于是裘桂香又跑了平时一起玩的好几家说了这件事。

刘碧莲本人身上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全村人都对她的事情背的滚瓜烂熟。裘桂香绞尽脑汁想了一遍,还是没想到有什么可以抖出来的新鲜事。

她跑回去把陈年记账本翻了翻,终于翻到了和刘碧莲的人情往来。

这一翻还真让她翻到了。

刘碧莲三个儿子,三人成家送一回,三人生孩子都送了,刘老大三个孩子,刘老二两个孩子,刘老幺一个孩子……

每次送二十文,这一共得……裘桂香又气又急,手抖的不行,更多的是自己真的吃亏了这么多!

她只一个儿子,目前也只办了一场事,只收回来了二十文,刘碧莲还差她一百六十文人情!

人情一来一往看着公平,日子久了才发觉自家吃亏了这么多。

裘桂香像是拿到刘碧莲占她家便宜的铁证,风风火火揪着平日的姐妹说刘碧莲不是。

好家伙,众人一听这回事,面上都不说,心里头都不高兴。

心里只说裘桂香自己前头生的哥儿要是没被送走,或者多生几个儿子,这人情不就回来了。

裘桂香此时气上了头,压根没想到自己的铁证其实也在说其他人占她便宜。

这人情往来还得看命,她裘桂香命里就一个儿子,但是村里其他人可都是好几个。

她现在这样算人情账,那不也就是在说,全村人都占了她的便宜?

况且,刘碧莲三个儿子成家后,也单独给裘桂香儿子送了人情,这人情债本就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裘桂香这边说的愤慨,几人转头就告诉了刘碧莲。

刘婶儿一开始还不相信。

直到下午的时候又几个人跑来给她说,裘桂香在背后说她坏话,还说在她这里吃了天大的亏。

刘婶儿每次说闲话的时候是脑子和嘴巴最灵光的时候,此时听见别人说她闲话,她半晌没反应过来。

还是一个人拉了她下,说真的是裘桂香在背后传她,全村人估计就你不知道了。

刘婶儿还是不信,说要去问裘桂香。结果旁人都在劝,去什么去,你随便打听一个人都知道裘桂香在四处说你。

她说从来没把你当姐妹,还说早就知道你两面三刀,惯会骗人做面子功夫,把她都骗了。

听到说做面子功夫,刘婶儿都气笑了,扯着嗓子大喊我像这种人吗!

她做人当面背面都是一样,不仅背地里说闲话,当着面也一样说。

刘婶儿得知自己孙子去找裘桂香问车费,裘桂香还像打发叫花子似的撒路上,顿时心底气不打一处来。

不就是十文钱,至于这么对她宝贝幺孙吗。

刘婶儿才不会因为孩子去要车钱打孩子,反而更加心疼自己孙子。

他还是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裘桂香简直是欺人太甚!

顿时对裘桂香恨的牙根儿痒,三下五除二就把裘桂香这些年的好事儿全都抖了出来。

裘桂香本来做人做事滴水不漏,要不是最近连翻失利刺激,她被气昏了头,惹到了刘婶儿,旁人还真不知道她背地里做了这么些事情。

种田就是靠天吃饭,家家户户种稻谷,关系着一年的赋税和口粮,说农户一年到头围着水田打转都不为过。

朝廷也很重视农事,即使在他们这里偏远的山村,都有官吏前来说一些种植经验和技术。

以前村里人只管稻田里有没有虫,有没有杂草,稻田里的水是不是满的,其余的一概都不知道。

经过官家宣传后,才知道稻苗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田里需要的水量是不同的,总结下来就是三灌三排。这个直接影响到稻杆的强壮和穗粒的饱满。

但是靠天吃饭,水渠里有没有水不是人为调动的,水田里的水也不可能精准把控。所以村里都只在出穗期间大量灌水,在收割前十天内排水。

夏天的时候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水渠边了。每个村民都守在自己田间和水渠的交界口,就怕一个不留神,旁人把自家坝口堵了,把水引去他们自己田里。

这时候说水贵如油也不过分。

裘桂香家的田和妯娌家的田是挨着的,白天的时候,她给自己妯娌说,她一起赶水,叫人傍晚的时候再过来看看水灌的够不够。

什么叫看水灌的够不够,不过是一个体面话。

其实就是裘桂香怕自己妯娌不信自己,找了一个两方都好的借口,让对方看看她确实灌满了水。

两家人之前因为公婆嫌弃裘桂香不能生儿子,一直拿妯娌肚皮能生说事,导致两家关系不好。现在裘桂香主动提出来缓解,妯娌当然给台阶下。

结果裘桂香白天得妯娌感谢,大半夜的,趁人都睡觉了,偷偷爬起来把妯娌家的水田口泄开了。

那天也巧,正好让半夜赶水的刘婶儿看见了。

刘婶儿还骂人这么缺德,动人家饭碗简直挨千刀,这收成没了,拿什么完粮完税,一家老小吃什么。

裘桂香当即哭惨,说自己生了几个哥儿都因为妯娌教唆被公婆送走了。

都是做娘的听不得这些事情,刘婶儿就信了。这件事后两人心照不宣的走近了。

妯娌第二天起来发现水田干了,见自家坝口被人恶意挖开骂了好久。不过那年年份好,没两天就下暴雨灌满了水田。

那裘桂香见一招不成,又耍第二招。

稻田最怕的就是长卷芯虫。

这种虫在年幼时期会卷着叶子筑巢产卵,这时候数量不多,靠人工一株株巡逻掐死处理掉,就能减少病害。

一旦从幼卵变成蛾子,飞的满田都遭殃,没几天田里全都是卷叶子,再过几天害虫就咬断根茎,造成大面积稻杆伏倒,即将成熟的稻谷就眼睁睁打水漂了。

这一年辛苦就白费了。

裘桂香自己田害了这种病,她人眼尖发现的早,及时掐死卵虫,又偷偷是把卵虫放进隔壁妯娌家的稻田里。

没过几天,妯娌家稻田漫天飞蛾子,这稻谷完全空壳,稻杆都倒了一片。

这时候,裘桂香发动族里的人给妯娌家捉虫,妯娌感动的要死,都开口喊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