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 作品

第785章 大明礼法公约总则

  “掣签选举法?”

  “这种办法能行吗?”

  看到刘理顺和张溥的奏疏,朱由检琢磨道。

  虽然他对票选不满意,想过用抽签代替票选。但是这种选举议员的办法后世没有国家大规模采用,他的心里自然有所疑虑。

  所以思量之后,他把这份奏疏在内参刊登。然后召集大臣,召开有关国会筹办的会议。

  徐光启在前段时间奉命写了有关掣签和票选的文章后,对掣签选举很赞同,率先出言上奏道:

  “臣听景教会的神甫提到,泰西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议员和官员,就是用抽签和票选产生。”

  “威尼斯是先抽签、后票选,佛罗伦萨是先票选、后抽签。”

  “此二国已实行数百年,一直延续至今。”

  “臣以为大明的选举,可以借鉴二国。”

  将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制度详细介绍了一下。

  前来大明的传教士,显然对这两个国家很了解。毕竟教廷所在,就离二国不远。

  群臣听到泰西竟然有两个国家早已实践掣签和票选,甚至更古老的雅典、罗马也曾使用抽签。对于泰西的了解更深一层,不再把他们当成普通外夷对待。

  对于徐光启的以西补儒、吸收西方有益的部份融入儒家,杨景辰、成基命等和传教士有往来的也很赞同。认为可以把有益的部分,融入大明的重制礼乐。

  但是也有人对此很反对,不认为泰西夷人的制度,能够用在大明。

  左都御史王在晋道:

  “大明地域广阔,威尼斯、佛罗伦萨不过二城邦,制度有何借鉴?”

  “若要掣签选举议员,用吏部的掣签法就行了,何必去学夷人?”

  其他不喜欢西学的臣子,也纷纷群起攻击。认为大明自有国情,不需学习外夷。

  朱由检听着他们的话,眉头微微皱起。

  好在不用他下场,礼部尚书成基命就出言反驳道:

  “威尼斯、佛罗伦萨的制度,自然不适合用于整个大明。”

  “但是他们对掣签和票选的实践,却是可堪借鉴。”

  “香山澳、香江岛两个自贸区都有很多外夷,臣以为可在三地,试行掣签和票选。”

  杨景辰也出言赞同,认为可以尝试。

  他和很多福建的士人,都和艾儒略等传教士有交往。成基命作为叶向高的弟子,对传教士也很有好感。

  两人虽然分属阉党和东林,但是在这点上是有共同语言的。在他们的支持之下,很多官员同样认为可以试行掣签。

  朱由检听着他们的讨论,目光又看向刘宗周。

  重制礼乐是刘宗周主持的,他也是国会筹办处的主任。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需要他的同意。

  刘宗周看过刘理顺的奏疏,而且还收到了刘理顺的来信。他虽然坚持儒家正统,却不是食古不化之人。建议道:

  “古之国人大会,能够把都城的所有国人聚起来。”

  “如今大明的国人众多,必须实行代议。”

  “臣以为无论掣签还是票选皆可使用,只要能够代表民意。”

  他的这个态度亮出后,朱由检就再无疑虑了,下令道:

  “既是刘理顺的提议,那就在苏松新区试行。”

  “香山澳、香江岛和满剌加,可以仿照泰西城邦的制度试行一下。”

  “如果效果良好,那就总结出办法向其他地方推广,在府和省试行。”

  “若是能用掣签快速选出府议员、省议员,国会的建立就会大大加快。”

  “朕期望那一天早日到来,君臣民共治天下。”

  这个表态,自然让在场的臣子很是欣喜。

  当今皇帝别的不说,对臣子、对士人那是真的尊重,就连君臣议事,都能坐下谈论。

  对民众也一直放在心上,堪称一位仁君。

  刘宗周之所以愿意帮助皇帝,就是因为他认为皇帝在践行仁义之道,得了尧舜和孔孟的真意。

  尤其是“君臣民共治天下”这句话,在杨景辰提出之后,如今正式被皇帝确认。

  这代表着臣子在重制礼乐中,找到了自己的地位。

  提出这点的杨景辰,在官员中的声望陡升,很多人不再把他视为阉党和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