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掣签选举法
作为苏松新区的负责人,刘理顺一直在思索如何建立新区议会。
这个议会,要比涿鹿区议会更完善。还要排除宗族、宗教、社团等势力的影响力,不能让议会沦为有产者的游戏。
所以,他在看到张溥组建的雇工协会后,就决定把这个协会纳入议会,和议会的专门委员会对接,用协会取代士绅的地位。
他向张溥说道:
“如今国会之中,除了礼法委员会、道德委员会、监督委员会、金融委员会之外,还设有农业委员会、工业委员会、商业委员会。”
“这三个委员会,听名字你就该明白,是专门负责农工商事务的,包括协助选举相应行业的议员,制定完善的办法。”
“我从雇工协会中拆分出佃农协会、个体户协会,就是打算让这三个协会和农工商三大委员会对接,分担一部分事务。”
“今后,贫困者、恒产者的议员推选,就由三个协会负责一部分前期工作,尤其是推选和考察候选人、评选道德模范。”
按照现在制定的议员选举办法,普通公民只有选举权,是没有被选举权力的。只有获得公士以上身份,才能被选举为议员。
这个要求,对于士人和有产者来说非常简单。
士人只要考取秀才,就获得相当于公士的身份。
有产者钱粮众多,只要捐纳一千两银子或一千石粮食,也能获得公士身份。
所以他们对设立议会非常拥护,认为皇帝是给他们放权。
与之不同的是贫困者,他们根本没有这么多钱粮、也很难考上秀才。所以他们获得被选举权很难,根本没有资格当上议员。
针对这个状况,朝廷之前制定的办法是从贫困家庭推选孝悌力田,给他们授与公士身份。
前段时间更进一步,把孝悌力田、孝廉等扩充为道德模范。
凡是被评为道德模范的人,都授予公士身份,有资格参选议员。
张溥以白衣卿相自诩,对朝廷政策自然非常关注。他能听明白刘理顺所言,很是赞同地道:
“老师所虑极是,与其让不听话的士绅、社团推举,不如把协会纳入议会,由他们评选道德模范、确定议员候选。”
“雇工协会由老师执掌,学生高枕安寝。”
又一次确定把雇工协会的主导权交给刘理顺,张溥转而说道:
“有关议员选举,学生还有个建议。”
“前段时间,朝廷提出在严打期间对堕落罪行严惩,掣签流放出去。”
“窃以为这个办法,可用于议员选举。”
对堕落罪行施加附加惩罚,这件事情刘理顺是知道的。
但是如何把掣签用于议员选举,他却没想出来。
一时颇感兴趣,向张溥道:
“掣签选举,是从候选人中直接抽签选出议员吗?”
“这样选举议员,民众会不会同意?”
“他们若不认同,议会可办不下去。”
议会的作用就是民意代表,是皇帝和臣民共治天下的重要一环。
如果议会不能代表民意,那就丝毫不能发挥作用,这也是刘理顺最顾虑的一点。
张溥笑着说道:
“一人一票的选举,看似代表民意,却容易被权势者控制。”
“不知老师看过没有,学生的业师徐学士前段时间在内参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泰西的选举办法。”
“其中一个观点,就是抽签更容易实现民主、票选则容易导致寡头政治。”
“所以学生以为,议会要真实体现民意,必须使用掣签。”
这篇介绍西方选举办法的文章,自然是朱由检授意徐光启所写的。徐光启从传教士那里问到许多知识,写在了文章里面。
京城的景教会在见到大明皇帝对这些感兴趣后,也在加紧翻译西方政治学知识,把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书籍,翻译成为汉文。甚至连教宗和枢机主教团的选举办法也介绍了一下,希望能景教会的首席大主教和枢机主教,能够被他们自己选举出来。
这件事在各地的景教会传得沸沸扬扬,张溥作为徐光启的弟子,自然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