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星回 作品

第269章 旧物的新声(一)守脉人的日记(第2页)

旧脉墟藏在新陆地以西的戈壁下,地面只露出个丈许宽的黑石缝,缝里往外冒着凉气(不是脉息的凉,是久不见光的阴)。云雪兽往缝里喷了口金雾(光脉的明混着雾海的柔),雾里浮出条石阶,阶壁上刻满了脉纹,是守脉人当年凿的,怕后来人找错路。′2-八\看·书`惘! -耕.薪?最,筷·

石阶尽头是间石屋,屋中央摆着个半人高的石罐,罐身缠着焦黑的纹(与裂脉浊的蚀痕一模一样),罐口盖着块青灰色的石板(山脉的脉骨凿的),板上刻着“镇”字,被岁月磨得快要看不清了。石砚试着搬石板,刚触到板沿,罐里突然传出“咕咚”声,像有液体在晃。

“是‘地浊原液’。”阿昭翻开日记,里面夹着张泛黄的脉草叶,叶上用炭笔写着:“石罐镇的是地浊的‘母液’,见光则散,遇合则凝。当年我们没本事彻底除,只能用七脉的碎玉镇着,让它慢慢沉……”话音未落,灵汐引雾灯的光不小心扫过罐口,罐里的灰气突然往上涌,撞得石板“嗡嗡”响。

石砚赶紧将七块碎玉按北斗的形状摆在石板上,碎玉的光连成个圈,圈里浮出守脉人的影子:七个身影围着石罐,正往石板上浇脉树的汁液,为首的白发人(光脉的白老)说:“等后来人把碎玉聚齐,就把石罐挪到脉树下,让脉树的根须缠上去,用七脉的合气慢慢化了它。”

云雪兽用蹄子推了推石板,石板竟慢慢移开,罐里的灰气没往外冒,反而往罐底缩,像怕见七块碎玉的光。灵汐往罐里撒了把脉树的新叶(带着“家”字花心的暖),叶刚触到灰气,竟冒出些白汽,汽里浮着些细碎的影:是地浊没成气候时的模样,像团无害的尘,被守脉人用脉息养在罐里,后来不知怎的才成了裂脉浊。

“它原本是‘脉尘’,是脉息代谢的余物。”石砚望着白汽里的影,突然明白,“守脉人不是在镇邪,是在养‘余’,想让它慢慢归回脉息,只是后来出了岔子……”他把石板重新盖好,这次七块碎玉的光渗进石板,“镇”字突然亮了,像给石罐加了层新锁。

(三)脉草的新生

从旧脉墟回来时,新陆地的戈壁上突然冒出片新绿,是丛丛细弱的草,草叶上的脉纹与脉树的根须纹一样,草尖顶着小小的花苞,苞尖泛着七色的光(七脉的本色)。阿昭认出这是日记里提过的“脉草”,守脉人当年种在七脉交界处,说“草生则脉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