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旧物的新声(一)守脉人的日记
脉树的七色巨花谢后,花蒂处结出个拳头大的木盒,盒身缠着七脉的纹(光脉的明纹最亮,像把钥匙)。`x~q?u·k?a_n.s.h¢u*w-u/.-c?o′m!灵汐伸手碰了碰,木盒“咔嗒”一声开了,里面铺着层褐黄色的绒(陆脉的本土织的),绒上放着本泛黄的皮册——册页边缘磨损得厉害,封面上用脉树的汁液画着个小小的“守”字,字边沾着些干硬的红粒(是火脉的焰芯碎)。
“是守脉人的日记!”阿昭小心地翻开第一页,纸页脆得像枯叶,上面的字迹却很清晰,是用风脉的气凝的银墨写的:“庚辰年三月,脉树抽新芽,光崖的白老说,今年的光能照到雾海以东三里,正好暖一暖海脉的潮眼。火丫头把焰谷的温石敲碎了,混着水脉的流,浇在脉树根上,说这样能长得快些……”
字里行间满是细碎的暖,像守脉人正坐在脉树下念叨日常。读到中间,字迹突然变得潦草:“壬巳年冬,地底有异响,脉树的叶掉了三成,落下来的叶上沾着灰气,碰了会发麻。山伯说这是‘地浊’,以前的脉志里提过,专蚀活的脉息。我们把脉树的根须往七脉的方向引,让根缠着各脉的脉骨,这样就算地浊来了,也能分着扛……”
灵汐指尖划过“分着扛”三个字,纸页突然渗出些水珠(是水脉的润气),晕开了后面的字,只看清“碎玉”“藏”“等后来人”几个词。阿昭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张简略的图:七处地点用线连起来,终点是脉树,起点标着个“墟”字,旁边画着个石罐的模样,罐口飘着缕灰气(像裂脉浊的源头)。`0_0/暁\说′惘¨ ?冕^肺·跃/犊+
“‘墟’是地底的旧脉墟!”石砚盯着图,突然想起之前在山脉溶洞里找到的“载”字脉骨,骨上有处细微的刻痕,正是图上石罐的模样,“守脉人早就发现裂脉浊是从旧脉墟冒出来的,他们藏碎玉,留日记,都是为了给我们指路。”他把日记往脉树的根须上放,纸页上的字迹突然亮了,像有声音从字里钻出来:“碎玉聚,脉树醒,旧墟的石罐就该挪个地方了……”
(二)石罐的秘辛
按日记里的图,七处地点分别对应七脉的旧脉根:光崖的光环深处、焰谷的火心底下、雾海的潮眼之底、山峦的溶洞暗河、新陆地的土芯中央、风脉的气口石缝、水脉的络骨玉管。灵汐他们分头出发,每到一处,便将之前找到的碎玉(光崖的灵核碎、山脉的脉骨碎、火脉的焰芯碎等)嵌进脉根的凹槽里——嵌到第七块时,七处地点同时亮起,亮线往地底钻,在旧脉墟的位置汇成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