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宁国朝议(第3页)
又问了问众臣,都没异议了。于是宁平帝又向夏候缨问道:“那大将军认为当如何调兵,调派多少兵马呢?何人挂帅更为合适呢?另外需不需要让东莱也出兵配合呢?”
夏候缨忙道:“东莱经过上次淮州之战后,也算是元气大伤。不过出兵还是需要的,只是我们不要对他们抱太大希望,只需要他们能牵制一下驻淮东的敌军便可。领兵的人选嘛,臣以为曹彖将军最为合适。他常期驻防南线,又与虞国交手多次,经验丰富,且对于形和虞军都了解甚深。而兵力嘛,在不对朝庭造成太大负担的情况下,臣认为动用十三万人马即可。其中四万用于对随州发动佯攻。七万用于主攻淮州。另有两万做为后备机动。”
宁平帝听罢,点点头道:“嗯!很好!那就传旨,任曹彖将军为平南将军,总理南征事宜。另立即遣使去东莱,让其派兵协助我大军进攻淮州。巡安司加强虞国的军情,一但有何消息,当立即先报曹将军,以做应对之策,然后再奏报朝庭!”
当宁国开始调兵遣将之时,从随州与建康抽调的援军也已抵达湘水前线。
看着手里有了六万大军,而且全都是精锐的卫军。费路也是自我感觉意气风发的。于是升账下令,令楚州镇守使率军两万进军德县。待拿下德县后,便分兵攻取辰州。拿下辰州后,再与他的主力大军两面夹击,对叛军主力发起决战。当能一战而定!
其实一个多月前,他刚刚南下时,手里也有五万大军。若是当时便分兵一万或一万五千人去攻德县,取辰州的话。恐怕湘水一线早已攻破。甚至长沙都已被他们拿下了。可是现在随着成王、屠炯的兵力征招集结已逐步到位。这个最佳的时机已然错过了。
如今林乐已率军一万进驻了德县,并且对城防进行了大举的加固,又屯积了大量的粮草军械。
同时屠宏也率了五千精锐进驻了湘水与德县间的桃山堡。不但可以随时进行支援,而且还可出奇兵,袭攻德县敌军的粮道。同时,屠炯在湘水一线的兵力也补充到了两万三千人。而成王在长沙还有近万的精兵和新兵混编的人马在进行着紧张的集训。这批人,在需要之时,也可随时作为后援,进行增援。
可以说,现在朝庭的总兵力虽然已增加至了六万人。可成王这一方除去各地驻防的以外,在长沙至湘水、德县这一线上,也有近五万兵马了。兵力上,双方已是差距不大了。但朝庭的全为卫军,而他们这边的卫军只有两万人。所以战斗力上,朝庭又占有一定的上风。不过以主将的能力来说,费路却完全无法与屠炯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