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宁国朝议(第2页)
听他说完,宁平帝以及丞相等人都沉默了。他们确实只考虑到了虞国的内乱,以及双方的兵力对比。但却没想到这些。
沉默了一会,宁平帝问道:“那大将军!难道这样的良机,我们就放弃了吗?”
夏候缨忙道:“陛下!当然不会。臣的意思只是,我们不能幻想着一战便能灭掉虞国。而是一步步的蚕食之!”
宁平帝一听一也来了兴趣。忙道:“大将军即已有良策,那便快快道来吧!”
“如果我们大军南下,进攻虞国。那么主要就三处可选。一是邓城、二是随州、三是淮州。邓城虽然地型最有利于我军展开,和骑兵的发挥。但邓城紧临景国,容易得到支援。且有虞国名将闻双坐阵,因而并非首选。其次是随州。随州虽有城关之险,但目前仅剩两卫兵马驻防,比较空虚。而且离郢都也最近,容易对其构成更大的威胁。但也正因为如此,一但随州吃紧,虞国很可能和叛军达成停战协议,从而抽调兵马回援。因为,此时若是叛军不答应的话,便会失掉人心。所以,随州也不是最佳选择!”
宁平帝听罢忙问道:“那以大将军之意,我们是由淮州进军最好了!可淮州一带,水网交错,并不利于我骑兵突袭和大军施展啊!”
“陛下!淮州虽有地型不利之处,但却有着诸多于我军有利的地方。首先是相比其余两镇,淮州离郢都最远。我军攻打淮州,不容易让虞国感受到立即有亡国之险。因而他们双方马上停战的可能性较小。其次,淮州虽然目前的兵马并未抽调。但随着楚州及建康的兵马都已抽去平叛。而闽中另两卫都远在闽中及会稽,不仅路途遥远,而且所能增援的兵力也已极为有限。最后嘛……!”
夏候缨停顿了一下后接着说道:“最后便是方才我提到的蚕食之策。由于我大宁目前国库也并不充盈,实际上能调动的兵力有限。所以急切之间发起灭国之战,也很困难,并且风险也大。因而臣认为,我们的第一步,便是先夺取淮州。淮州乃是虞国重要的粮产地,且十分富庶。拿下了淮州,两国的国力更是此消彼涨,差距加大。如有可能,还能逼迫虞国割让淮州,那就能以更小的代价达成此目的。无论是那种方式,一但拿下淮州,整个主动权便完全在我大宁的手中。一但他们内乱扩大到无法收拾之境地。我大军便可视情向西威逼郢都,也可向南取建康,攻会稽,拿下虞国东南之地。如此一来,那虞国灭亡,也就是时间问题了。如果他们内乱快速的结束。那我们据有了淮州,其东南之地,以及重镇楚州,都在我大宁随时可发动的攻击威胁之下、且随州也将会失去侧翼。一是他们防守难度更大。二来,我大宁可待休养生息一些时日。待国库充盈之时,便可依旧按以上两法,发起对虞国的进攻。无论先采用那种,他们都难以抵御了!”
听夏候缨说完,宁平帝点了点头,又朝丞相诸葛傅问道:“丞相意下如何呢?”
诸葛傅也是让夏候缨的战略分析所折服,于是忙道:“陛下!臣赞同大将军之言。如此行事,虽然看似缓慢一些。但却非常稳妥。并且,无论虞国的内乱如何发展,都对我们有利。臣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