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死亡的信使
湿冷的夜风,如同饱蘸了血水的巨蟒,贴着焦黑冒烟的大地蜿蜒爬行。
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与皮肉焦糊的气息交织在一起,钻进每一个幸存者的鼻腔,在舌根留下苦涩的铁锈味。
残肢断戟、破碎的旗帜、倒毙的战马与无声的士兵,勾勒出一幅地狱图景。
张巡勒住胯下同样沾染血污的“乌云踏雪”,战马不安地打了个响鼻,喷出的白气在寒夜中迅速消散。
他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穿透沉沉夜幕,望向溃兵遁逃的南方——那里,山林轮廓在暗影中蠕动,模糊不清,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正发出低沉而悠长的喘息(那是风穿过林隙的呜咽)。
这喘息声中,夹杂着伤兵断续、微若游丝的呻吟,以及散落各处战马因恐惧和伤痛发出的悲鸣,更添几分凄厉。
“大将军!”一声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呼唤自身侧传来。
赵小营策动他那匹灵巧的黄骠马靠近,甲叶碰撞发出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哗啦”声,在这死寂的战场上异常清晰。
火光映照下,这位年轻的不良副将脸上同样沾满烟尘,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带着血战余生的亢奋与锐利。
“溃兵已不成建制,四散奔逃如丧家之犬!但……前方地形不明,斥候回报,沟壑纵横,林木异常茂密,极似天然陷坑。下官恐有伏兵暗藏其中,伺机反噬!”
张巡的目光缓缓扫过身后。
火光跳跃,映亮了一张张疲惫却因胜利而燃烧着火焰的脸庞。
士兵们盔甲染血,有的拄着长矛喘息,有的兴奋地擦拭着新缴获的兵器,眼神中充满了对追击的渴望,仿佛下一刻就能将残余敌人彻底碾碎。
这股高昂的士气,如同一把烧红的利刃,灼热烫手。
张巡何尝不想顺应军心,一鼓作气,追亡逐北,直捣利州?
那将是何等酣畅淋漓!
然而,一股冰冷的、浸透骨髓的警觉,如同无形的铁钳,瞬间扼住了这沸腾的冲动。
他仿佛能嗅到前方黑暗森林里隐藏的陷阱气息,能感受到夜战特有的、难以掌控的混乱与凶险。
“穷寇莫追,夜战凶险!”张巡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清晰地穿透呜咽的风声,砸在每一个竖起耳朵的将士心头,像重锤敲击在铁砧上。
“此地非我军熟稔之境,黑暗中,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优势在我,不必行险!传令:鸣金!收拢部队,清点战损,全力救治伤员!一个活着的弟兄,比十个敌军的首级更珍贵!”
“得——令!”旁边副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但军人的天职让他毫不犹豫地抱拳领命。
旋即,“铛——铛——铛——!”清脆却又带着一丝不甘落寞的金铁交鸣声,骤然撕裂了夜的沉寂,在空旷的焦土战场上急促回荡,如同冰冷的雨点砸在滚烫的烙铁上。
这声音仿佛有魔力。
正欲催马前冲的骑兵们闻声猛地勒紧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发出嘶鸣。
他们如同被无形丝线牵引的倦鸟,带着斩获的旌旗,押解着垂头丧气的俘虏,调转马头,缓缓汇入本阵。
马蹄踏过被血水浸透、泥泞不堪的土地,发出沉重而黏腻的“噗嗤、噗嗤”声,每一步都像踩在浸饱血的沼泽里。
张巡端坐马上,目光如炬,注视着这支虽疲惫却依旧保持着严整队形、有序归拢的钢铁之师。
火光在他冷硬的玄铁面甲上跳跃,勾勒出坚毅的轮廓。
他心中飞速盘算:此役虽重创敌主力,斩获颇丰,但利州城高池深,守军根基未损,尤其那守将张玉祥,绝非庸碌之辈。
仓促之下,强攻坚城,无异以卵击石。
他抬起头,望向那黑沉沉、厚重得不见一丝星月微光的天幕,仿佛能感受到即将到来的湿冷。时机,稍纵即逝!
“全军听令!”张巡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剑,斩断所有杂音,“就地休整半个时辰!埋锅造饭,速速补充体力!救治伤员者,优先分配热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期待的脸,“之后,拔营启程!目标——利州城!务必在破晓前,兵临城下!让张玉祥,睁开眼就看到我军的旌旗!”
“诺——!”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冲天而起,驱散了些许寒意。
军令如山!疲惫不堪的士兵们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力量,立刻高效地行动起来。
一簇簇篝火被点燃,橘红色的火苗贪婪地舔舐着潮湿的空气,驱散着黑暗与寒冷。
行军锅被迅速架起,清冽的水注入锅中,与珍贵的米粮混合。
很快,空气中那股令人作呕的血腥焦糊气,被一股温暖、朴实、带着生命希望的粥米香气所取代。
士兵们围坐在火堆旁,火光跳跃着,映亮了他们沾满烟尘、血迹斑斑的脸庞——有初经战阵后难掩兴奋的青涩,有老兵劫后余生的沉稳,也有对逝去袍泽无声的哀恸与庆幸自己还活着的复杂情绪。
短暂的休憩,是喘息,更是为了下一场更猛烈的风暴积蓄力量。
……
……
三月二十四日,黎明将至未至,天地间被一种压抑的灰白色所笼罩。
细密的雨丝悄无声息地落下,如牛毛,如花针,轻柔却又连绵不绝,浸润着饱经战火蹂躏的利州城。
雨水顺着冰冷的青灰色墙砖流淌,冲刷着昨夜激战留下的暗红血污与焦黑烟痕,汇成一道道浑浊的溪流,淌入同样被染红的护城河中。
冰冷的雨水打在城头守军厚重的甲胄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寒意透过甲叶缝隙,直往骨头缝里钻,让本就疲惫不堪的士兵们更添几分瑟缩与麻木。
“下雨了……”一个年轻的南诏士兵倚在冰冷的垛口后,喃喃低语,带着浓重的异族口音。
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接住几滴清凉的雨水,脸上紧绷的肌肉竟奇异地松弛了一瞬,露出一丝近乎天真的舒缓。
这潮湿微凉的空气,让他恍惚间嗅到了家乡澜沧江畔雨季的气息,一丝微弱的慰藉暂时压下了心中昨夜那如同噩梦般的恐惧——那撕裂夜空的巨响,那吞噬生命的炽热火光,那同伴在眼前瞬间化为焦炭的景象……
然而,这淅淅沥沥、本该带来宁静的雨声,听在利州守将张玉祥耳中,却如同千万面催命的战鼓,密集地敲打在他紧绷欲裂的神经上。
他独自伫立在北城楼箭楼的阴影里,透过迷蒙的雨幕,死死盯着城外那片被夜色和雨水模糊的原野。
那里,曾是昨夜他雄心万丈、率精锐倾巢出击的战场,如今,却成了埋葬他麾下两万多大好男儿的巨大坟场!
一夜之间,利州军主力折损过半!
连同驰援的南诏猛士和蜀中杨国忠派来的杨成乐部,总计超过两万具尸体永远留在了那片焦土上!
冰冷的悔恨与灭顶的恐惧,如同两条交缠的毒蛇,狠狠噬咬着他的心脏,几乎让他窒息。
他扶着冰冷的石墙,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微微颤抖。
“将军,”亲兵统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刻意压低了音量,却难掩忧虑,“城中守军,加上昨夜陆续逃回的溃兵,尚有一万三千余人。粮仓充盈,足支一年有余;滚木擂石、火油箭矢等守城器械齐备。利州城高五丈,池阔三丈,乃蜀北雄关!只要我等上下一心,据城死守,凭险而战,敌军纵有十万之众,短期内也休想撼动分毫!”
他试图用这些冰冷的数字和坚固的现实,为张玉祥注入一丝力量。
张玉祥猛地吸了一口带着雨腥和硝烟余烬味道的冰冷空气,强行将翻涌的绝望压下喉咙。
是啊,城还在!人还有!粮草军械充足!还有希望!
他必须稳住,必须撑住!
然而,昨夜逃回后,在临时帅府内那场充斥着硝烟与绝望气息的“会商”,如同浸透冰水的鞭子,再次狠狠抽打在他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