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2023 作品

第437章 成本可以降低到两千三百块钱

这句发自肺腑的赞扬,仿佛带着一股奇异的魔力,瞬间抚平了刘工和王浩心中所有的激动与忐忑。

那是一种比任何嘉奖都更让人心安,也更让人振奋的力量。

就好像一个跋涉了千山万水的旅人,终于将信物送到了君王手中,而君王只是微笑着点头,说了一声“甚好”,这其中蕴含的肯定与信任,便足以消解一路的风霜。

“所长,这……这只是第一版样机,软件和硬件都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王浩定了定神,恢复了一个科研人员应有的严谨,开始汇报情况,“比如这个图形界面,目前还比较简陋,占用的系统资源也偏高。”

“还有功耗,虽然比上一代好了无数倍,但我们测试发现,如果连续玩……玩那个‘贪吃蛇’,大概两个小时就会耗尽电量。正常待机可以超过二十四小时,连续通话时间大约在四小时左右。”

白杨点点头,将样机轻轻放在桌上:“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从一堆分立元件走到了一块soC,从一个砖头走到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掌上终端’,这已经不是一步,而是一次飞跃了。”

他看向刘工,问道:“老刘,成本核算出来了吗?”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技术再先进,如果成本高到无法承受,那也只能是躺在实验室里的展品。

刘工立刻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

他推了推老花镜,郑重地汇报道:“报告所长,核算出来了。这台样机,所有元器件的物料成本,包括这块定制的soC芯片在内,总共是三千一百二十七块。其中,芯片的成本占了大头,接近一千五百块。”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做过评估,如果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优化供应链和生产线工艺,单机的综合成本,有希望压缩到两千三百块左右。这……这已经是我们能想到的极限了。”

说完,刘工的表情有些复杂。

两千三百块,这在1979年,依然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不过三四十块,有点技术的可能到七八十,干部能有一两百。

但相对比这两千多,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异。

这样的“玩具”,真的能像所长说的那样,改变人们的生活吗?

然而,白杨听到这个数字,脸上却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两千三百块……很好。”他轻轻颔首,“这个价格,足够了。”

足够了?

刘工和王浩都愣住了。

白杨看出了他们的疑惑,笑着解释道:“你们不要用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来衡量它。任何一个划时代的新事物,在它诞生之初,都不可能立刻飞入寻常百姓家。”

“它的第一批用户,必然是那些对效率、对信息有最高需求,并且具备相应购买力的人群和单位。”

他伸出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政府机关、重要科研单位、大型国营工厂的负责人、需要随时保持联系的公安、消防、急救部门,还有……海外那些有钱人。”

“对于他们来说,一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的电话,价值是多少?是节省下来的时间,是第一时间抓住的商机,是紧急情况下挽救的生命和财产。这些,是无法用两千三百块来衡量的。”

“等市场被打开,产量提升,技术迭代,成本自然会一步步降下来。就像汽车一样,总有一天,它会从奢侈品,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小灵通’,也是一样。”

一番话,说得刘工和王浩茅塞顿开,眼前的迷雾被彻底拨开。

是啊,他们总是下意识地想着要让所有老百姓都用上,却忘了市场是需要一步步培育的。

先从金字塔的顶端开始,再逐层向下渗透,这才是最稳妥、也最符合商业规律的做法。

“我明白了,所长!”刘工重重地点头,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产品已经定型,接下来,就是为它铺设‘道路’了。”白杨的目光变得深远起来,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张覆盖全国的无形网络,“这台设备,不能在我们的研究所里孤芳自赏。它需要一张网,一张能让它的信号自由驰骋的网。”

他沉吟片刻,想到了那个与052d项目并行推进的,更为宏大的“高速信息公路”计划。

小灵通的基站网络,完全可以作为那个计划的先导和有机组成部分。

只需要在城市里,选择合适的制高点,修建信号塔,就能初步构建起一张覆盖城市区域的移动通讯网络。

想到这里,白杨按下了桌上的内部通话按钮。

“小李,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很快,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推门而入。

“所长,您找我。”

“嗯。”白杨吩咐道,“你马上以我们研究所的正式名义,联系邮电部办公厅。”

邮电部!

刘工和王浩的心头同时一跳。

他们知道,真正关键的一步,要来了。

在1979年,华夏的邮政和电信是两位一体,密不可分的。

所有关乎电话、电报、邮递的业务,都由这个庞大的部门统一管理。

想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公共通讯网络,绕开邮电部是绝无可能的。

只听白杨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语气继续说道:“替我向邮电部的罗为民部长发一份正式的会谈邀请。就说,开拓研究所负责人白杨,想邀请他前来我所,共同商讨一项关乎未来公共通讯体系建设的重大事宜。时间,就定在明天上午十点。”

“是!”李卫国没有丝毫犹豫,干脆利落地应下,转身快步离去。

……

邮电部,部长办公室。

已近花甲之年的罗为民,正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审阅着一份关于“加速全国长途电话线路自动化”的五年规划草案。

他的办公室宽敞而朴素,最具标志性的,是墙上那面巨大的《全国邮电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