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又要搞大动作了!(第2页)
“老张啊,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只靠几个老厂子。优胜劣汰,这是市场规律。”周副部长语气平静,但话里有话。
张德才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摆手:“周部长,您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当然知道要发展,要进步!我们厂子也一直在努力,想方设法地搞技术革新。”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们厂子里也有不少技术骨干,他们也想为国家做贡献,可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新的项目,他们也使不上劲啊!”
他凑近了一些,压低了声音,试探性地问道:“周部长,我听说最近部里在酝酿一个大项目,好像是关于通信设备的?”
“我们厂子虽然现在不行,但毕竟也是电子厂,在无线电方面还是有些基础的。要是能给我们一个机会,哪怕是生产一些零配件,我们也能把厂子盘活啊!”
周副部长看着张德才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睛,心中叹了口气。
他知道,张德才这是顶上了“小灵通”项目了。
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涉及到的技术难度和生产要求都非常高,绝不是随便哪个老旧厂子都能承担的。
但他也理解张德才的急切,毕竟,谁不想让自己的厂子在国家发展的大潮中分一杯羹呢?
“老张啊,你消息倒是灵通。”周副部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悠悠地说:“部里确实在规划一些新的项目,但具体是什么,现在还不能对外透露。而且,这次的项目,对技术和生产的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的厂子能承担的。”
张德才一听,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激动:“周部长,您就给我们一个机会吧!我们厂子虽然现在落后了点,但我们有决心,有毅力!”
“只要部里能给技术指导,给设备支持,我们保证能把任务完成好!我们工人同志们,那是吃苦耐劳,只要有活干,再苦再累也不怕!”
他甚至开始描绘起厂子的美好未来:“要是能参与到这样的国家重点项目中,我们厂子就能彻底翻身了!工人们也能有盼头了!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周部长!”
周副部长看着张德才那副急切的样子,知道他今天不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沉吟片刻,最终说道:“老张啊,你的心情我理解。这样吧,三天后,部里会召开一个全系统厂长大会,到时候会公布一些新的项目方向和要求。你回去好好准备一下,到时候来参会吧。”
张德才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虽然没有得到明确的承诺,但能参加会议,就说明还有机会!
“谢谢周部长!谢谢周部长!我一定回去好好准备!”他激动地站起身,连连鞠躬,仿佛已经看到了厂子起死回生的希望。
送走了张德才,周副部长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几天,他的办公室恐怕要门庭若市了。
这些厂长们,为了厂子的生存和发展,真是拼尽了全力。
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决心,一定要把“小灵通”项目搞好,让更多的工厂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推动国家的工业进步。
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通了秘书的号码:“小王啊,你通知一下,三天后,在部委大礼堂,召开第一机械工业部下属所有工厂的厂长大会。”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要求所有厂长务必亲自到场,不得缺席。会议内容,主要是关于部里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以及一些新的重点项目。你把通知发下去,务必确保传达到位。”
周副部长特意强调了“所有工厂”和“不得缺席”,他知道,这次“小灵通”的生产,不再是单一工厂能够承担的,而是需要根据生产类型和配件需求,将任务分发给多个厂子,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这既能分摊风险,也能最大化地利用现有资源,带动更多老旧工厂的升级改造。他要借这次会议,将“灵通计划”的宏伟蓝图,正式向整个系统公布。
与此同时,白杨研究所内,白杨的办公室也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周培明。
周培明院士,年逾花甲,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
他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提着一个老旧的公文包,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他走进白杨的办公室时,白杨正对着一块电路板沉思,听到开门声,抬起头,看到是周培明,脸上立刻露出了尊敬的笑容。
“周老,您怎么来了?快请坐!”白杨连忙起身相迎,亲自给周培明泡了一杯茶。
“白杨同志!”周培明接过茶,却没有急着喝,而是激动地拍了拍白杨的肩膀,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白杨见周培明如此兴奋,心中也有些好奇:“周老,什么好消息能让您这么高兴?”
“是信息高速公路!”周培明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提高了八度:“我们成功了!信息高速公路的第二阶段已经全部完成,国内的几个大城市,京城、沪市、羊城、山城,都已经成功开通了网络!数据传输稳定,速度也达到了预期!”
白杨闻言,眼中也闪过一丝惊喜。
他当然知道“信息高速公路”项目,这是他前世的概念,在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将这个超前的概念提了出来,并亲自参与了核心技术架构的设计。
这个项目旨在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通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