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2023 作品

第387章 双院士奖励!(第2页)

送走了如释重负的周部长,白杨回到办公室,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一个亿美元,对他个人而言,不过是个数字,但对这个时代的国家而言,却是一笔足以撬动乾坤的巨款。

他希望这笔投入,能够真正为国家碳纤维事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都步入了正轨。

研究所的财务部门在白杨的指示下,开始着手准备相关的资金。

随后,按照与第一机械工业部商议好的流程,一部分资金作为项目启动款,很快便划拨到了部里指定的账户,用于滨海化纤厂的前期改造和准备工作;

另一部分则预留下来,用于后续关键设备的采购。

资金的问题一解决,整个t300碳纤维项目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与此同时,白杨也没有闲着。

他深知,再好的设备,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合格的人才来操作和掌握。

滨海化纤厂虽然有一定的腈纶生产基础,但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远非腈纶可比,对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极高。

于是,在研究所内部,一场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悄然展开。

白杨亲自从各个研究室抽调了一批年轻、有潜力、基础扎实的科研人员和实验员,组建了一个“t300项目技术储备班”。

这个班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能够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工作的碳纤维技术骨干。

这些人,未来都将作为研究所的技术力量,派驻到滨海化纤厂,协助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厂方进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工艺摸索、人员培训以及后续的技术升级工作。

他们是确保t300技术能够顺利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并最终实现稳定量产的关键。

培训地点就设在研究所的碳纤维中试线上。

白杨亲自担任总教官,从碳纤维的基础理论、pAn原丝的制备与性能要求,到预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碳化、表面处理、上浆等各个关键工序的工艺原理、操作要点、设备维护、故障排除,他都讲得细致入微,深入浅出。

学员们也都明白这次培训的重要性,一个个听得格外认真,笔记做得密密麻麻。

白天听课、观摩、动手操作,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地消化吸收。

遇到不懂的问题,立刻就向白杨或者其他资深研究员请教。

整个研究所都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热烈的学习氛围。

白杨看着这些充满朝气和求知欲的年轻面孔,心中也充满了欣慰。

这些人,就是碳纤维事业未来的希望。

忙活了大约半个多月,技术储备班的培训初见成效,学员们对t300碳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点都有了比较系统的掌握。

白杨正盘算着下一步的实践安排,这天下午,他办公室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白杨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部里办公室一位干事略显激动的声音。

对方先是确认了他的身份,然后用一种带着几分神秘和郑重的语气,请他尽快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去一趟,说是有重要的事情。

白杨听完电话,眉头微微挑了一下,神色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怔忪。

重要的事情?

能让部里办公室直接打电话过来,还特意强调了“重要”,想来应该不是t300项目的常规事务。

会是什么事呢?

他心中隐隐有了一些猜测,但又不太确定。

没有过多耽搁,白杨简单交代了一下手头的工作,便让司机备车,动身前往第一机械工业部。

车子在部委大院门口停下,白杨径直走进了那栋熟悉的办公楼。

部办公室的干事早已在楼下等候,见到白杨,立刻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客气地将他引向周部长的办公室。

“白所长,您可算来了!周部长等您好一会儿了。”干事一边引路一边说道。

白杨点了点头,心中那份猜测越发清晰了几分。

推开周部长办公室的门,只见周部长正坐在办公桌后,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表情,既有欣慰,又有几分郑重。

“白所长,快请坐。”周部长见白杨进来,立刻站起身,热情地招呼道。

“周部长,您这么急着找我过来,是有什么要紧事吗?”白杨开门见山地问道。

周部长示意白杨坐下,自己也重新坐回椅子上,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然后,他抬起头,看着白杨,缓缓开口道:“白所长,还记得去年,我们部里向上面为你申请奖励的事情吗?”

白杨闻言,心中顿时了然。

果然是这件事。

去年,t300碳纤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后,第一机械工业部便联合相关部门,一同向中央提交了为白杨请功的报告,其中就包括了推荐他参评工程院院士和科学院院士的事项。

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件事一直没有明确的下文。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结果。

“嗯,有点印象。”白杨平静地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情绪波动。

周部长看着白杨那副淡然的样子,心中暗暗赞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份从容淡定,远超同龄人。

他清了清嗓子,语气变得庄重起来:“白所长,经过上级部门的严格评审和综合考量,你的双院士提名,已经通过了。”

“双院士……”白杨轻轻重复了一句。

虽然早有预料,但当这个结果真正被确认时,他心中还是泛起了一丝波澜。

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而言,这无疑是国家给予的最高荣誉之一。

周部长继续说道:“本来呢,按照惯例,这样的荣誉是应该有隆重的表彰大会,各大报纸电视也会进行宣传报道的。”

“但是,考虑到你的特殊性,以及当前的一些……嗯,综合因素,领导们研究决定,这次的授予仪式就从简了,也不再进行公开宣传。”

白杨理解地点了点头。

低调处理,反而是对他和项目的一种保护。

“我明白,周部长。感谢组织的关怀和认可。”白杨诚恳地说道。

周部长欣慰地笑了笑,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两个制作精美的紫红色绒面证书盒。

“这是科学院院士证书,这是工程院院士证书。”周部长将两个证书盒轻轻推到白杨面前,“领导们最近日程都很紧张,所以委托我将这两个证书代为转交给你。白杨同志,恭喜你!”

周部长的声音中充满了真诚的祝贺。

他亲眼见证了白杨如何从无到有,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

这份荣誉,白杨当之无愧。

白杨站起身,郑重地伸出双手,接过了那两个沉甸甸的证书盒。

打开其中一个,入眼便是烫金的“科学院院士证书”几个大字,

另一个盒子里的工程院院士证书,也是同样的庄重肃穆。

这两本薄薄的证书,却承载了无数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荣光。

白杨抚摸着证书上那略带凹凸感的烫金字迹,心中感叹万分。

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整个研究所团队辛勤付出的认可,也是国家对碳纤维事业高度重视的体现。

“谢谢周部长,也替我谢谢各位领导的厚爱。”白杨合上证书盒,再次向周部长表示感谢。

“应该的,应该的。”周部长摆了摆手,“这是你应得的荣誉。希望你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带领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取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