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激光雷达样机!(第3页)
“然后,他们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出更明确、更具体、也更符合实战或实际生产的需求。”
“这样,我们后续的研发方向才能更精准,避免走弯路。”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白杨的语气变得更加郑重,“它是我们凝聚人心、争取支持的‘定心丸’和‘敲门砖’!”
他看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大家想想,我们正在做的,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难度极大,挑战极多。”
“上面为什么要持续给我们投入?凭什么相信我们能搞成?光靠几页报告、几张图纸吗?不够!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这台样机,哪怕它现在还不完美,哪怕它成本高昂,但只要它能运转起来,能初步展示出我们设想的功能,它就能向上面、向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人证明:我们不是在空谈!我们有能力、有决心,把这件难事干成!”
“有了它,我们就能更有底气地去申请后续的研发,去协调相关的配套资源,去说服更多的协作单位加入进来!”
“它就像一面旗帜,告诉所有人,我们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且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所以,”白杨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台样机,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我们的信心、决心和未来的希望!你说,这一千五百万,花得值不值?”
车间里鸦雀无声。
刚才还满心疑虑的老张,此刻张着嘴,眼神复杂,但原先的担忧和心疼,已经被一种恍然和激动所取代。
他喃喃道:“原来……原来是这样……白所,是我眼光短浅了,我……”
“老张,您也是为了所里好,我明白。”白杨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又缓和下来,“钱要省着花,没错。但有些钱,是必须花的,是花在未来,花在刀刃上的。这台样机,就是这样。”
钱宏明和其他研究员们,更是听得热血沸腾。
他们之前只是埋头于技术细节,虽然知道项目重要,但从未像白杨这样,从如此高的战略层面去理解这台样机的意义。
“白所说得对!这不只是个机器,这是咱们的‘脸面’,是咱们的‘武器’!”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激动地说道。
“没错!砸锅卖铁也得把它搞出来!让那些瞧不起咱们的人看看!”
“就是!有了这东西,咱们跟上面要钱、要政策,腰杆子都能挺直不少!”
一时间,群情激昂,之前的些许疑虑和不安,被彻底点燃的工作热情所取代。
大家看着眼前这台冰冷的机器,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仿佛它不再是冰冷的钢铁和线路,而是承载着国家希望和个人理想的图腾。
白杨满意地点点头。
要干成事,光有技术不行,还得思想统一,士气高涨。
“好了,都打起精神来!”白杨拍了拍手,“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老钱,你们抓紧时间,最后三天,务必把样机给我拿出来!需要什么支持,随时跟我说!”
“是!保证完成任务!”钱宏明立正敬礼,其他人也齐声应和,声音洪亮,充满了力量。
看着大家重新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白杨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没有在车间久留,该交代的已经交代清楚,专业的技术问题,有钱宏明他们负责,他只需要把握好方向,解决关键瓶颈即可。
转身离开车间,清晨的阳光已经透过走廊尽头的窗户,洒下温暖的光晕。
白杨快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他的助理小李已经提前到了,正在整理文件。
看到白杨进来,连忙站起身。
“白所,您昨晚没回去?”小李有些惊讶地问道,他知道所长经常加班,但通宵还是比较少见的。
“嗯,赶了份报告。”白杨随口应了一句,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后坐下,虽然身体依旧疲惫,但精神却高度集中,“小李,你现在马上给我接通部里的电话,找周部长的办公室。”
李明愣了一下,接部里的电话,还是直接找周部长办公室?
这可是大事情。
但他没有多问,立刻拿起桌上那台红色的保密电话,熟练地开始拨号转接。
作为所长的助理,他深知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执行命令是第一位的。
电话很快被接通,经过简单的身份核实和转接,李明将话筒递给了白杨,同时用口型无声地说:“是周部长的秘书,刘秘书。”
白杨接过话筒,清了清嗓子,用沉稳而清晰的声音说道:“刘秘书您好,我是白杨。”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同样沉稳的声音:“白所长,您好!部长今天一早还在开会,您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吗?我可以代为转达。”
“是这样,刘秘书,”白杨直入主题,“麻烦您转告周部长,我们研究所正在研制的激光雷达样机,预计三天后可以完成初步组装和调试,具备基础功能演示条件。到时候,想请部里安排时间,过来验收指导。”
“三天后?”电话那头的刘秘书显然也有些惊讶,这个进度似乎比预想的要快,“好的,白所长!这个消息太重要了!我一定第一时间向周部长汇报!具体时间确定后,我们这边会尽快和您联系!”
“好,辛苦刘秘书了。”
“不辛苦,白所长,你们才是真的辛苦!那先这样,我等部长会议一结束就汇报!”
挂断电话,白杨将话筒轻轻放回底座。
成了。
报告这颗“思想炸弹”已经投出去了,现在,样机这枚“实物炮弹”也即将上膛。
理论和实践,两条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