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2023 作品

第375章 激光雷达样机!(第2页)

钱宏明连忙递过来一份写满了数据的记录表格:“做了两轮了,白所。数据比上次优化了不少,基本在您要求的误差范围之内了。就是这个微型轴承,精度还是有点……”

他搓了搓手,有些无奈,“国内能找到的最好的也就这样了,再想提高,恐怕得……”

白杨点点头,表示理解。

这就是现实,基础工业的差距,体现在每一个细微的零件上。

他提出的很多指标,都是基于后世成熟的工业体系,现在要完全复刻,难度极大。

“轴承的问题,我来想办法。”白杨沉吟道,“你们先把其他部分做好最终的联调和测试。激光器的功率稳定性,还有信号接收和处理单元的匹配,都要再仔细过一遍。”

“明白!”钱宏明用力点头。

白杨总能给他们带来信心,好像再难的问题,到了他手里总有解决的办法。

白杨又绕着样机走了一圈,不时停下来,指点几处线路的布局或者焊接的工艺,提出改进意见。

他的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让围在旁边的几个年轻研究员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充满了敬佩。

这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所长,在技术上的造诣,实在是让他们这些科班出身的老大哥都自愧不如。

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恍惚,觉得白杨脑子里装的,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知识。

“按照目前的进度,”白杨直起身,看向钱宏明,“所有零部件全部到位,完成最终组装和初步调试,大概还需要多久?”

钱宏明和旁边的几个技术员快速地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然后给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白所,如果一切顺利,特别是您说的那个轴承问题能及时解决的话……再有三天,应该能拿出可以进行初步功能演示的样机。”

“三天……”白杨默念了一遍,点了点头,“好,那就定三天。”

这个时间点,和他预想的差不多。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看起来年纪稍长,约莫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穿着同样蓝色工装。

但气质更像个老会计或者仓库管理员的研究员,实际上他是负责项目成本核算的,忍不住凑近了一点,小心翼翼地开口了,声音带着点犹豫和肉疼:“白所……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白杨转过头,温和地看着他:“老张,有话直说,这里没外人。”

这位老张师傅是所里的老人了,一辈子勤勤恳恳,就是有点“抠门”,对经费看得特别紧。

老张被白杨鼓励了一下,胆子大了些,他指了指眼前这台结构复杂、怎么看都透着“昂贵”气息的样机,压低了声音,但语气里的心疼却是掩饰不住的:

“白所,您看这台样机……从立项到现在,七七八八加起来,各种材料费、加工费、还有从外面协作单位请专家、买设备的钱……我粗略算了一下,怕是已经花掉快……快一千五百万了啊!”

“一千五百万!”

这个数字一出来,周围几个年轻点的研究员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在这个人均月工资只有百来块钱的年代,一千五百万是什么概念?

简直是天文数字!

足够建起好几个规模不小的工厂了。

老张看着白杨,脸上写满了担忧:“咱们研究所经费本来就紧张,这么多钱砸下去,就为了……就为了这么个‘样子货’?我知道这东西技术含量高,是尖端玩意儿,可……可它毕竟只是个样机啊,离真正能用,还不知道有多远呢。”

“万一……万一后面路线走不通,或者效果达不到预期,这……这不是太浪费了吗?”

他的话,也代表了在场一部分人的心声。

大家埋头苦干,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固然有成就感。

但想到这背后是天文数字般的投入,心里也难免会打鼓。

尤其是对于经历过苦日子,习惯了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老一辈科研人员来说,这种“大手大脚”花钱的方式,确实让他们感到不安。

白杨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他理解老张的心情,也理解大家的顾虑。

在资源极其匮乏的年代,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这种想法是根深蒂固的。

等到老张说完,车间里一时间有些安静,只有远处机器的低鸣还在持续。

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白杨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白杨环视了一圈众人,脸上露出了郑重的表情,但语气依旧平和:“老张,还有大家,你们的顾虑,我完全理解。一千五百万,确实不是个小数目,放在哪里都是一笔巨款。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他顿了顿,伸手轻轻拍了拍样机冰冷的金属外壳,继续说道:“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台样机,它不仅仅是一台机器,一个‘样子货’。它至少有三个层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技术验证平台。”

“我们提出的很多新理论、新设计,光停留在纸面上、停留在计算机模拟里,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把它真正制造出来,让它运转起来,我们才能发现那些在理论推演中被忽略的问题,才能验证我们的技术路线是否真正可行。”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台样机,就是我们‘躬行’的第一步,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时,脚下那块最关键的‘探路石’。”

“第二,它是需求牵引的标杆。”

白杨的声音提高了一些:“我们为什么要搞激光雷达?因为我们的国防、我们的工业需要它!”

“但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需求?精度要多高?探测距离要多远?环境适应性要多强?”

“这些具体的需求指标,如果仅仅依靠想象和推测,很容易脱离实际。”

“有了这台样机,我们就可以拿着它,去给潜在的用户——比如军队,比如其他工业部门——做演示,让他们直观地了解这项技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