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冷冷的上条秀子 作品
第283章 从理论到实践的大明征程
而,《永乐大典》内容繁杂,并非所有知识都适合当下的科技教育。一些涉及封建迷信、未经科学验证的方术内容,张嫣果断将其排除在教学范围之外。比如一些关于炼丹术的记载,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化学的探索,但其中充斥着大量不科学的成分,容易误导学子。又如一些关于风水堪舆的内容,更多地体现了当时的文化观念,与科技教育的目标不符,也被摒弃。
对于科技教育的实施,张嫣还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她在选定的学府内专门设立了科技研习馆,馆内陈列着各种机械模型、天文仪器以及科技书籍。学子们可以在这里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同时,她还定期邀请各地的能工巧匠、学者前来举办讲座,带来最新的科技动态与实践经验。
在张嫣的悉心推动下,科技教育在选定学府顺利开展。课堂上,学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老师对《永乐大典》中科技知识的讲解,时而因古人的智慧而惊叹,时而因新奇的知识而陷入沉思。工坊里,学子们在工匠师傅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他们打造出的一件件精巧机械,虽略显稚嫩,但却充满了创新的活力。
随着时光的悄然流转,张嫣全力推动的科技教育如同春日里播下的良种,在选定的学府中生根发芽,渐渐绽放出令人欣喜的成果之花。那些曾对科技满怀憧憬踏入课堂的学子们,在系统且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蜕变。
他们不再是对科技懵懵懂懂的少年,而是掌握了丰富科技知识与娴熟实践技能的追光者。从基础的数理原理到复杂的机械构造,从神秘的天文星象到实用的农业技术,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汲取着前人智慧的养分。他们不仅能够精准阐释机械运转的原理,熟练绘制天文星图,还能亲手打造出精巧实用的机械模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