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夏侯辰入主成都(第2页)
柏木和杜衡的烟气在灼热的空气中扭曲升腾,形成一股奇异的味道。
守城的士卒们身着皮甲,在这酷热中坚守岗位。他们的皮甲内里都沁出了白霜般的盐渍,那是汗水蒸发后留下的痕迹。
当法正捧着盛印的漆盘过来时,他惊讶地发现,主公竟然赤着双足。青石地砖被晒得滚烫,刘璋的脚底已经泛红,显然是被烫伤了。
然而,刘璋似乎并未在意这些,他的目光紧盯着那方金印,仿佛那是他生命中的全部。
千斤重的闸门在生锈铰链的痛苦呻吟中缓缓升起,伴随着刺耳的摩擦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之颤抖。
护城河上,蒸腾着一股带着腥味的水汽,这股水汽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到一阵闷热和不适。
刘璋披散着发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葛布衣已经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他的后背上,远远看去,就像一条离水的银鱼,显得有些狼狈不堪。
对岸,曹军的辕门前,夏侯辰正悠然自得地坐在华盖下,啃着一块西瓜。鲜红的汁水顺着他的嘴角流淌下来,滴落在他的锁子甲上,仿佛在这炎热的天气里,为他增添了一丝凉意。
然而,这却引来了一群绿头苍蝇,它们嗡嗡地围绕着夏侯辰飞舞,似乎对他手中的西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刘璋走到距离夏侯辰几步之遥的地方,突然双膝跪地,将漆盘中的金印高高举起。
“罪臣刘璋……愿举州归命……”
那金印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但由于天气炎热,金印已经变得滚烫,以至于法正的手指在接触到金印时,竟然被烫出了几个水泡。
夏侯辰见状,随手将手中的西瓜皮一甩,然后伸出他那黏腻的手掌,猛地捏住了刘璋的下巴。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容,说道。
“早就听闻蜀锦清凉无比,刘季玉你怎么穿得如此寒酸呢?”
话音未落,他突然用力一扯,将自己那件浸透了汗水的战袍扯开,露出了里面光着的膀子。
当那沉闷的雷声从蜀地的远处传来,仿佛大地都在微微颤抖。成都的百姓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望向那声音传来的方向。
突然间,他们看到了一幕令人震惊的场景——他们那肥胖的旧主,被塞进了一辆破旧的囚车之中。
囚车的轮子在滚烫的官道上艰难地滚动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拉车的黄牛似乎也感受到了这异常的气氛,它们被晒得狂躁不安,不时地甩动着尾巴,发出低沉的哞哞声。
车辙在官道上留下了两道歪斜的汗渍,仿佛是囚车主人那扭曲的命运的写照。
就在这时,一个孩童突然指着天空,兴奋地喊道。
“快看旌旗!”
众人闻言,纷纷抬头望去。
只见一面巨大的玄色旗帜在雷暴前的狂风中剧烈地翻卷着,那旗帜上的“刘”字,在风中若隐若现,宛如一条垂死挣扎的鱼。
夏侯辰率领着浩浩荡荡的曹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地冲进了成都城。法正则紧随其后,宛如夏侯辰的影子一般,始终不离左右。
“我军能够如此顺利地拿下益州,孝直你的功劳可是首屈一指啊!”
夏侯辰难掩兴奋之情,用力地拍了拍法正的肩膀,爽朗地大笑道。
法正连忙躬身施礼,谦逊地回应道。
“大将军过奖了,此乃我分内之事,实不敢当此首功。”
两人一路谈笑风生,径直来到了州牧府内。刘璋的一众文武官员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他们面色凝重,气氛异常压抑。
在这群人中,为首的是一名老者。他身姿挺拔,宛如蜀地的青松一般,给人一种刚正不阿的感觉。
他的面容刚毅,恰似剑阁的山岩,坚不可摧。虽然年纪约摸有五旬上下,但他的鬓角已经染上了一层霜白,反而更增添了几分沉稳和肃穆之气。
他的眉骨高耸,双目深邃如潭水,眼尾的几道刀刻般的皱纹,仿佛诉说着他常年镇守关隘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他的鼻梁挺直,如同悬挂着的胆囊,嘴唇薄而紧抿,下颌线条分明,犹如斧劈一般硬朗,下巴上还蓄着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短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