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沽名钓誉(第2页)
唐泽仁心里一阵冷笑,这和十七年前那次大同小异,只不过换了一拨人。
而现在的他也和以前完全不一样,泽生堂做各种事也不需要低三下四,于是很直接地问道:
“也就是说,您希望把我的临床经验,包装成您的‘科研成果’?”
陈院士听唐泽仁这样的说话语气,这也太冲了,完全就是双赢的好事嘛,怎么能叫包装呢,心里也有些不高兴。
果然和圈子里传说的一样,这人情商太低,不懂得合作共赢。
他真的很不理解,这种人怎么能将企业做得那么大,但还是耐心解释道:
“搞学术嘛,要想出成绩也要符合主流框架。所有的项目必须先立项,然后再一步步实施,这样既稳妥也能让学术成果产生最大效益。”
唐泽仁不冷不热地说:
“古代先贤陈修圆读书三千,最终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医学著作。叶天士一生行医没有时间著书立作,却也成为温病学派的开山鼻祖。
研究的方向不同,出的成果也不一样,但都对中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想我们也大可不必强行将两条不同的道路强行合并。”
陈院士也听出了唐泽仁有暗讽他的意思,意思是你就是搞理论研究的,这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成果不适合你,我也不想让你占我便宜。
心里顿时有些气愤,这人也太不识抬举了。语气也不像刚才那样客气,用高傲的姿态说:
“现在和以前不同了,这种关系全民健康的专业类书籍,如果不能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就无法拿到发行号。
我提议一起合作,也是为了帮助唐校长赶快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实际的东西,造福更多的人,不先立项这个成果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唐泽仁知道一立项就会进入另一个循环,疫情每延长一天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受害。
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想让自已的成果以正式的官方渠道快速传播。
一看是这种结果也懒得废话,缓缓站起身,收回书稿很不客气地说:
“抱歉,我的研究不是为了发论文吸引人的眼球,更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救人。”
陈院士脸色一沉,有些生气地说:
“唐教授,没有官方背书,私自发行这种未经审核的专业书籍就是违法,你这套做法也推广不出去的。”
唐泽仁淡淡一笑,很轻蔑地说:
“那就不推广了,我自已来。”
走出医学科学院,唐泽仁拨通了马芳的电话。电话那头,马芳的声音带着调侃:
“哟,稀客啊。我和小影这几天还商量着最近去中都看你呢,小影刚从香港回来不到一个月。”
唐泽仁心里像是被揪了一下,但这都是始终要面对的,但一听她们要去中都,心里很紧张赶忙问道:
“你们去中都干什么?”
马芳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也不管他打电话是什么事,用略带娇嗔的语气说:
“明知故问,来我家吧,咱见面聊!正好小影也在,她闺女刚睡醒,闹腾着呢。”
半小时后,唐泽仁站在马芳的豪宅门前。门一开,就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和浓郁的艾草香,这也是唐泽仁介绍的“消毒”方法。
柳影正抱着哭闹的婴儿在客厅踱步,见唐泽仁进来,甜甜地一笑将孩子递给他说:
“你快看看这孩子咋了?哭个没完!”
马芳阴阳怪气地笑着说:
“出生半年多了,也没人来看她,以为被人抛弃了伤心的呗!”
柳影笑着打了马芳一下,唐泽仁也没理她们俩的话。接过孩子放在床上,轻轻按了按婴儿的小肚子,又掰开嘴看了看舌苔说:
“没事,就是吃多了有些积食,我给揉揉肚子就好。”
柳影挺了挺胸,有些委屈的解释道:
“我的奶不够,一直都在喝奶粉,这几天准备给她断奶,也掌握不好量,只要她一哭就给冲奶粉。
我本来想回父母那边住的,但我父母家和自已家的周围一直有狗仔队蹲守,从香港回来我都没敢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