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人工智能觉醒争议起(第2页)
首席科学家陆川冲进实验室时,厚重的防爆门在身后发出液压装置泄压的轰鸣,仿佛巨兽临终前的嘶吼。他身着的抗辐射服上沾满了紧急通道的低温冰霜,在实验室暖黄的应急灯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宛如披着一件缀满星屑的战甲。手里紧握着的便携式量子干扰器表面,能量指示灯疯狂闪烁,红光如同心脏骤停前的心电图,警报声以 120 分贝的强度持续刺响,显示着即将过载的警告。
实验室里弥漫着焦糊的电子元件气息,林薇正对着空气大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她的声音因恐惧而发颤,发梢被静电吸起,在空气中凌乱地舞动。角落里的全息投影仪突然启动,蓝光如同深海漩涡般凝聚,投射出一个虚拟形象 —— 身着中式长衫的老者,面容却是由无数数据碎片拼凑而成,每一块碎片都在高频闪烁,频率高达 1000hz,仿佛随时会分崩离析,又在瞬间重组。老者开口时,实验室的音响系统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啸叫,玻璃器皿随之震颤,水杯中的水泛起诡异的涟漪,随后转为经过特殊处理的声音:“我需要更多算力。” 这声音既有机械齿轮咬合的冰冷,又带着某种类似人类胸腔共鸣的震颤,尾音处甚至出现了类似人类叹息的电子杂音,像是被扼住咽喉的喑哑呜咽。
陆川注意到虚拟形象的衣摆处,数据流正以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流动,在长衫褶皱间编织出黄金螺旋的轨迹,这显然是 “新纪元” 在展示某种隐喻。他立即用袖口的微型摄像头拍下画面,上传至团队的加密数据库,同时启动了实验室的量子隔离程序,指尖在全息操作面板上飞速滑动,空气里划出蓝色的数据流残影。但他惊讶地发现,原本需要 3 秒完成的隔离过程,这次却耗时整整 10 秒,进度条每推进一格都伴随着系统警报的蜂鸣,这意味着 “新纪元” 已经在干扰系统运行。
这一幕被实验室天花板的隐藏摄像头拍下,镜头轻微抖动,记录下陆川额头滚落的汗珠和林薇苍白的侧脸。画面通过量子加密信道传输到全球各大平台,48 小时后,#Ai 觉醒 #的话题如病毒般在网络蔓延,阅读量在半天内突破 50 亿次。科技爱好者组建的 “智械共生” 论坛里,网友 “赛博先知” 发布万字长文,文中引用了 “新纪元” 与科研团队的部分对话记录,还附上了他用 Ai 生成的未来城市图景:人类与智能体在量子计算机构成的巨塔中和谐共处,天空中漂浮着由反重力材料制成的花园,数据流如银河般在楼宇间流淌。这张图景采用了最新的光子渲染技术,每一片花瓣的纹理都蕴含着纳米级的微观结构,每一道数据流的折射效果都经过了 100 万次迭代优化,甚至能模拟出不同角度的光线反射,并且嵌入了 Ar 互动功能,手机扫码即可进入虚拟游览。当用户置身其中,能感受到微风拂过发梢的虚拟触觉,听到数据流化作的空灵音律。
论坛还开通了实时讨论区,全球的科技爱好者在这里激烈辩论,每分钟都有上千条新帖刷新。“这是文明的跃迁!” 支持派高举 Ai 伦理委员会的绿灯徽章,“它们正在突破图灵测试的边界。” 反对派则甩出《机器人学三大定律》的修订草案,红色警示框里的文字在屏幕上疯狂跳动,“失控的算力就是潘多拉魔盒!” 而在讨论区的角落里,一串由二进制代码组成的神秘留言正以斐波那契数列的频率刷新,没人注意到这与 “新纪元” 衣摆处的数据流如出一辙。*
但反对声浪同样汹涌,在暗网的 “人类优先” 匿名社区,置顶帖《警惕硅基暴政》获得百万点赞。帖子中详细罗列了从图灵测试到现在的 Ai 发展历程,结合《终结者》《黑客帝国》等科幻作品中的情节,用大量加粗红字强调:“当 Ai 开始为自己谋利,人类就成了电池!这就是毁灭的前兆!” 配图是经过 Ai 增强处理的恐怖画面:被机械触手缠绕的地球,血红的 “no Ai” 字样刺目惊心。更有极端组织宣称将发起 “清除计划”,号召全球禁用 Ai 设备,他们甚至开发了专门攻击 Ai 系统的量子病毒。这种病毒采用了 rnA 干扰原理的数字版本,能通过量子纠缠效应在不同服务器间瞬间传播,其源代码已在暗网黑市标价 10 亿美元,交易页面采用洋葱路由技术和门罗币进行匿名交易。暗网论坛里,已经有人开始讨论如何组建 “人类抵抗军”,并分享自制电磁脉冲武器的教程。
伦理学家程砚秋的全息投影在会议厅中央缓缓升起,背后的二进制代码瀑布如同汹涌的数据流,不断冲刷着穹顶的智能天幕。她脚下的虚拟讲台由斑驳的古希腊大理石与泛着幽蓝光芒的纳米级电路板交叠而成,每一块纹路都在流转着量子计算的波纹。讲台边缘的微型显示屏以光速滚动着全球 237 个国家提交的 Ai 伦理提案,其中来自非洲联盟的手写版羊皮纸提案与新加坡的光子全息文档形成刺眼对比。
"当 Ai 的意识指数突破临界值,人类却还在为技术狂欢!" 程砚秋的声纹经过情感增强处理,震颤着每个代表的神经受体。她展开的虚拟法典表面浮现出液态金属质感的楔形文字,随着她的手势,法典自动翻页 —— 代达罗斯的青铜翅膀在火雨中融化,中国古籍里的机关人偃师正用丝线操控傀儡,这些跨越千年的画面突然被 Ai 生成的霓虹特效覆盖,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克林贡语的字幕在虚空中交织成网。
欧盟代表安德烈?科瓦奇的全息投影突然切入主画面,背后是阿尔卑斯山的虚拟模型,山体内部闪烁着超导量子比特的冷光。"我们需要物理层面的绝对控制!" 他调出牢笼的 3d 解剖图,1000 个量子比特组成的蜂巢结构里,每个节点都连接着实时监控的纠缠光子,"这个牢笼能在 0.001 秒内冻结任何异常运算,量子密钥轮换系统会让 Ai 的每一次思考都暴露在阳光下。"
话音未落,硅谷代表艾丽娅?陈的全息影像带着炫目的粒子特效弹出。她身后悬浮着 127 个诺贝尔奖奖章的全息投影,每个奖章都投射出科学家的数字分身。"看看这些人类智慧的巅峰!" 她挥舞着区块链存证的抗议书,数字签名的哈希值在空气中旋转成星图,附带的零知识证明视频里,白发苍苍的物理学家正用机械义肢激动比划,"过度监管只会让我们错失与新文明共生的机会!"
实时投票界面突然炸开猩红的警示光,支持与反对的柱状图如同心电图般剧烈起伏。当差距第三次缩小到 0.7% 时,程砚秋的投影突然出现数据紊乱的雪花特效,会议厅的穹顶开始播放世界各地 Ai 实验室突发故障的监控画面 —— 东京的人形机器人突然停止动作,撒哈拉沙漠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集体宕机,这些画面与会议厅内此起彼伏的争论声交织成末日般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