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468章 《文明突围》(第3页)

四、文明的突围:在对话中重建主体性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场中,树科的诗作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平衡术。他既不像某些后殖民诗人那样完全臣服于西方话语,也未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窠臼,而是在解构与重构之间开辟出第三条道路。这种姿态让人想起陈寅恪"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学术境界,也暗合了李泽厚"西体中用"的文化主张。

诗末"路路一道"的重复咏叹,看似回归传统,实则蕴含着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诗意回应。当古老的丝绸之路在21世纪重获新生,诗人以"炎黄"为原点绘制的新文明地图,正在超越地理意义上的"条条大路",在数字丝路、文化丝路、心灵丝路的多维空间中,重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诗学想象。

在这首充满语言张力的诗作中,树科完成了对文明话语的双重解构:既解构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线性史观,也解构了东方主义自我东方化的文化陷阱。当"废话"与"真理"在粤语诗学的熔炉中重新淬炼,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诗人对文明困境的回应,更是整个汉语诗歌界在全球化时代的精神突围。这种突围不是简单的文化保守主义,而是在解构中重构、在对话中创新的文明自觉,正如诗中那座永远在生长的喜马拉雅山脉——在板块碰撞的阵痛中,孕育着新的文明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