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441章 《文字囚笼与精神漫游》

《爬格仔谂到嘅》(粤语诗)

文/树科

原稿纸,一张,一张张

一张张,一格,一格格……

爱写嘢,细个,细细个

坏习惯,一天,一天天……

爬哈爬,行哈行,睇哈睇

一格格,一天天,喺天格……

天格地,地格天,格天地

我一格,又一格,天天格……

天天格,格度格,格外格

格嚟格,格格唔完嘅,系格惗……

《树科诗笺》2025.3.11.粤北韶城沙湖畔

《文字囚笼与精神漫游》

——论《爬格仔谂到嘅》的语言狂欢与诗性哲学

文/阿蛋

一、粤语诗学的独特语境与语言张力

在当代汉诗的多元版图中,粤语诗以其鲜活的方言特质构筑起独特的审美空间。树科的《爬格仔谂到嘅》(粤语,意为“在稿纸上想到的”)犹如一场文字的狂欢,将粤语口语的灵动与诗歌韵律的精巧熔铸为一。粤语作为保留大量古汉语词汇与语法结构的方言,其九声六调的语音系统本身就蕴含着天然的音乐性。诗人通过“格仔”“写嘢”“睇哈睇”等极具地域特色的词汇,打破了普通话诗歌创作的常规语言秩序,在音形义的多重维度上重构了诗歌的表意空间。

法国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曾指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认知世界的方式。”粤语诗歌的创作本质上是对主流语言霸权的解构与反抗。在《爬格仔谂到嘅》中,“原稿纸,一张,一张张/一张张,一格,一格格”的重复句式,通过量词的叠加与排列,形成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这种语言策略与韩东《有关大雁塔》中“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的重复手法异曲同工,皆是通过语言的自我增殖,消解传统诗歌对意义深度的执着追求,转而将语言本身作为审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