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408章 《登山者说》(第2页)

\"落山过坑,过悬崖\"的险峻描写,将登山路径转化为拉康\"实在界\"的象征。当登山者跨越\"悬崖\"这一象征阉割的能指,实际上是在经历精神分析学意义上的\"穿越幻象\"。而\"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民间智慧,在此升华为存在主义箴言——上升时的激情幻想与下降时的现实重力形成残酷对照,恰似里尔克\"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的现代性注脚。

三、凝视:身体力行的哲学实践

\"睇住嚟?,接咁每一步\"的警示,将哲学思考拉回肉身经验。诗人用\"脚震震\"的生理反应,对抗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理性霸权。这种身体性的存在确认,让人想起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登山者的每一步震颤,都是主体与世界最本真的对话。当现代人沉迷于虚拟攀登时,诗人用粤语特有的具身化表达,重建了身心的原始统一。

\"到咗顶噈得咗?啩?\"的终极诘问,将全诗推向存在主义的深渊。这个疑问句式在诗中反复回响,构成德勒兹所谓的\"褶子\"结构,每个登山者都在不断重复的攀登中体验差异与重复的辩证法。登顶的瞬间既是胜利也是虚无,恰如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揭示的:\"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四、解构:后现代语境下的方言突围

作为粤语诗作,《爬山嘅意义》在语言层面完成了精妙的解构实践。诗人将\"人山人头\"、\"到咗顶\"等市井俚语嵌入诗行,既保持了口语的鲜活质感,又赋予其哲学深度。这种\"低俗\"与\"高雅\"的语言并置,恰似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在当代诗坛的回响,在解构语言等级制的同时,重构了方言书写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