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408章 《登山者说》

《登山者说》

——在存在与虚无之间解构《爬山嘅意义》

文\/文言

树科笔下的《爬山嘅意义》以粤语方言的鲜活语感,构建了一座充满悖论与哲思的现代山岳。诗人用登山这一古老意象,在存在主义迷雾中劈开一道裂隙,将现代人困于\"上\"与\"下\"的永恒悖论暴露无遗。这首诗不是简单的山水吟咏,而是以登山为棱镜,折射出后工业时代人类的精神困境,在方言的肌理中生长出超越地域的普世性思考。

一、登山:现代性困境的隐喻剧场

诗作开篇即以\"我哋一路\/查实要攀上几多山头\"的质询,将登山行为从具象动作解构为现代人的生存隐喻。\"人山人头\/江湖浪头\"的密集意象群,将登山场景转化为社会竞争的微观缩影。这里,\"人山\"既是物理空间的拥挤,更是福柯所言\"全景敞视监狱\"的当代变体——每个登山者既是观者又是被观者,在相互凝视中完成现代性规训。

\"重阳登高\"的古典意象与\"江湖浪头\"的江湖话语形成奇妙互文,既暗合中国文人\"登高必赋\"的传统,又揭露传统意象在消费时代的异化。当登高从文人雅事沦为打卡仪式,诗人用\"咪话个啲半山唔到\/佢哋噈返咗归嘅\"的市井白话,戳破了集体狂欢背后的虚无。那些中途折返者与登顶者的对照,恰似加缪笔下西西弗斯神话的现代演绎——无论是否登顶,永恒轮回的徒劳始终如影随形。

二、路径:存在主义的迷宫辩证法

\"行山噈指望\/人比山高?\"的诘问,将登山行为从征服自然的雄心拉回到存在论层面。诗人在此解构了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线性时间观,用\"一直一条路走到黑嘅道\"的粤语俗谚,构建出空间化的生存困境。这条没有回头路的登山道,恰似本雅明描述的\"单向街\",每个登山者都成为波德莱尔笔下\"漫游者\"的变体,在永无止境的攀登中体验存在的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