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376章 《方言诗韵中的诗意栖居》

《诗歌步道》(粤语诗)

文/树科

黐山黐水黐屋企

有花有草有人气

张宰挥笔神自闲

我哋大家好欢喜

沙湖畔,韶州广场嘅歌吟

上山落坡有大路

细路攰咗坐凉亭

李白杜甫白居易,唱唔停

诗歌嘅步道

我谂极谂唔明

行行复行行

步道喺布道?心有啲清明

路路见意象

弯弯曲曲,缠缠绵绵睇灵犀

咪话一湖春思喺个度

起承转合,头尾讲嚟睇心水……

《树科诗笺》2025.1.16.粤北韶城沙湖畔

《方言诗韵中的诗意栖居》

—— 论树科《诗歌步道》的诗学探索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多元图景中,树科的粤语诗《诗歌步道》犹如一颗独特的明珠,闪耀着别样的光芒。它以粤语方言为载体,将日常生活场景与诗歌创作紧密相连,在语言、意象、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富有创意的探索,展现出独特的诗学价值。

一、粤语方言:独特的语言美学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语言的选择与运用至关重要。树科在《诗歌步道》中大胆采用粤语方言,为诗歌注入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活的生活气息。“黐山黐水黐屋企”,一个 “黐” 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人与山水、家园紧密相连的状态,充满了粤语特有的韵味和质感。这种方言的运用,打破了传统诗歌语言的局限,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力。

从诗学理论来看,语言是诗歌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曾强调语言的革新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他认为诗歌应该突破常规语言的束缚,创造出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深层的情感和思想。树科运用粤语方言,正是对诗歌语言的一种创新,使诗歌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在文学史上,方言入诗并非罕见。元代散曲中就大量运用了当时的口语和方言,使得作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贴近百姓生活。关汉卿的《窦娥冤》中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以直白的方言口语,生动地描绘出窦娥被押赴刑场时的艰难处境,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树科的粤语诗《诗歌步道》,继承了这种方言入诗的传统,并结合现代诗歌的特点,赋予方言新的生命力。

粤语方言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特定地域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认同。对于熟悉粤语的读者来说,这些方言词汇能唤起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对于不熟悉粤语的读者而言,这些陌生的词汇则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新奇感,激发他们去探索和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意象的编织:诗意的多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