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375章 《诗性智识的方言突围与灵性重构》(第3页)
在意象系统层面,"犀牛角/魂魄"构成玻尔互补原理的诗学演示:当我们将注意力聚焦于物质性的犀角(粒子性),便无法同时把握作为波函数的魂魄;唯有接受这种不确定性,才能理解"灵犀伴侣"为何既是量子纠缠的隐喻,又是《周易》"二人同心"的当代转译。张枣所言的"元诗"意识,在此展现为对诗本身如何认知世界的自反性思考。
结语:方言作为诗学本体
《识识灵犀》的价值,在于它证明了方言不仅是文化保育的标本,更是激活汉语诗学潜能的手术台。当诗人用"镜明"折射被普通话滤色镜过滤的精神光谱,用"噈通"的声波探测被现代性麻醉的神经突触,他实际上在实践海德格尔所谓的"语言是存在之家"——只不过这个"家"的梁柱是粤语的声调,砖瓦是岭南的巫傩记忆。在此,树科为陷入范式危机的汉语新诗指明了一条可能路径:唯有重返方言的褶皱深处,才能在全球化语境中重建诗的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