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160章 《方言的狂欢与解构》(第3页)

从文学史脉络看,《佢》延续了现代诗对语言权力的反思。穆旦在《诗人首》中写道:"言语是大伙儿的刑具",而树科则试图用方言解除这种刑具。与北岛《回答》的启蒙姿态不同,《佢》采取后现代的嬉戏姿态,这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话语特征,也体现了珠三角地域文化的实用主义精神。诗中反复出现的"真"字("真唔喺神"、"真嘅")构成反讽——在拟像泛滥的时代,"真实"本身已成为最可疑的宣称。

《佢》的文本政治提醒我们:方言诗歌不仅是美学的选择,更是政治的抉择。当普通话作为"国家语言"不断挤压方言空间时,粤语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抗争。树科通过这首诗证明,方言不是文学的边缘装饰,而是重构中心话语的利器。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中,《佢》为我们提供了重新思考语言权力关系的鲜活样本。

这首诗歌最终揭示了一个残酷的当代寓言:我们崇拜的"现象级"英雄,可能只是语言自己制造的幻影;我们引以为傲的"国运",或许正在被话语的自我增殖所绑架。而方言,这个被视为"土气"的语言形式,恰恰可能成为刺破话语泡沫的银针。在这个意义上,树科的《佢》不仅是一首粤语诗,更是一份关于我们如何被语言囚禁、又如何可能通过语言获得解放的隐秘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