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144章 《微笑辩证法》

《我嘅快乐》(粤语诗)

文/树科

我嘅快乐,同你嘅快乐

噈似我哋,嘟微笑咁观音嘅微笑

绝唔系宗教嘅微笑……

我嘅快乐,咁喺至叻:

兜脚一球,世界波咁入网

举手一投,三分得手……

唔喺噈梗系:微笑一笑

睇到乜嘢东东,心生亮丽意象

即刻噈妙成一首……

哈哈,哈哈哈,快乐

噈咁简单,噈咁简美,噈咁

唔同你哋又同你哋一齐……

《树科诗笺》2025.3.2.穗城珠江畔.作协之家

《微笑的辩证法》

——论《我嘅快乐》中粤语诗学的本体论转向

文/元诗

在当代汉语诗歌的版图中,粤语诗歌长久以来处于某种边缘地位,被视为方言写作的支流。然而树科的《我嘅快乐》以其独特的语言质地和思想深度,不仅挑战了这一认知,更在诗学本体论层面展开了富有启发性的探索。这首看似简单的粤语诗作,实则蕴含着对快乐本质的哲学思考,通过方言特有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选择,构建了一个既具体又超越的快乐诗学体系。诗中反复出现的"微笑"意象,既非宗教的崇高,亦非世俗的浅薄,而是指向了某种存在的本真状态——这种状态在粤语独特的表达方式中获得了恰如其分的呈现。

粤语作为汉语族中最古老的语言变体之一,保留了中古汉语的诸多语音特征和词汇用法。在《我嘅快乐》中,"噈"、"咁"、"喺"等粤语特有虚词的运用,不仅构成了独特的韵律节奏,更在语义层面创造了普通话难以企及的微妙差异。"噈似我哋,嘟微笑咁观音嘅微笑"一句中,"噈"字表达的是一种即时性的相似,不同于普通话"就像"的泛时性;"咁"字则暗含比较中的程度限定,使比喻关系更为精确。这种语言特性使粤语诗歌能够捕捉情感与认知中那些普通话难以固定的细微颤动,为表达"快乐"这一抽象概念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语法工具。

诗中"观音嘅微笑"意象的引入与否定构成了第一个诗学转折。观音菩萨的微笑在佛教传统中象征着慈悲与超脱,是一种宗教性的情感表达。而诗人明确指出"绝唔系宗教嘅微笑",将快乐从形而上的神学框架中解放出来,却又通过"观音"意象保留了某种精神高度。这种辩证处理暗示了诗人的立场:快乐不必通过宗教升华获得其价值,但也不应因此沦为纯粹的感官刺激。粤语"嘟"字的运用尤其精妙,这个表示"都/全"意义的副词带有强烈的集合性与完成性,暗示"我们"的微笑与观音微笑虽性质不同,却在形态上达到了同等完满的状态。

诗歌第二节转向具体生活场景的描绘,"兜脚一球,世界波咁入网/举手一投,三分得手",以运动中的精准命中比喻快乐的即时性与成就感。值得注意的是,诗人选用的是需要高度技巧的集体运动场景而非个人成就,暗示快乐的社会互动属性。粤语"至叻"(最厉害)的自我评价既充满自豪又带有幽默色彩,消解了传统抒情诗中严肃的自我凝视。这种对日常成就的诗意提升,与华兹华斯"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观点形成有趣对话,但树科显然走得更远——他将诗歌的关注点从"情感"本身转向了情感产生的具体情境,通过方言的在地性表达,避免了浪漫主义可能导致的抽象与空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