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96章 《疤痕与灵光》

《疤痕与灵光:论树科<我有病,我嘅病>的创伤诗学》

文/文言

【引言:在病与药的辩证中寻找诗性真理】

树科笔下那棵"周身疤痕"的树,以粤语方言的肌理承载着现代人的精神创伤。这首看似自嘲的独白诗,实则是后现代语境下对自我认知的深刻勘探。诗人将肉身病痛转化为存在之思,在疤痕的褶皱里触摸生命的本相,其创作手法既承袭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隐喻传统,又解构了传统伤痕书写的悲情范式,构建出独特的创伤诗学体系。

一、疤痕的拓扑学:身体书写的现代性转译

"我噈似棵树,周身疤痕"的起兴,将身体经验投射于自然物象,形成独特的生命拓扑图谱。树作为东方诗学中的经典意象,在树科笔下获得现代性转译:疤痕不再是传统咏物诗中"岁寒然后知松柏"的品格象征,而是现代性创伤的具身化呈现。这种书写策略与策兰"用伤口歌唱"的诗学主张形成互文,将身体经验升华为存在论层面的思考。

诗人以"唔使睇医生"的决绝,解构了医学话语对身体的规训。当现代医学将身体视为可修复的机械体,树科却将疾病视为存在的本体状态。这种反规训的书写姿态,让人想起福柯"身体即历史文本"的论断,疤痕在此成为权力话语与主体性博弈的战场。诗人以"从来唔细心,跌跌撞撞"的自嘲,将创伤归因于存在本身的莽撞,这种对因果律的消解,恰是存在主义哲学在诗歌中的诗性演绎。

在"三分睇得到,七分止七分"的悖论表述中,可见诗人对可见与不可见世界的辩证思考。疤痕作为可见的创伤印记,与作为"心病"的不可见之痛形成张力结构,这种分割比例的模糊处理,暗合拉康"实在界"不可言说的哲学命题。诗人以数字游戏消解绝对真理,在解构中重构认知维度。

二、笑的诗学:狂欢化叙事中的精神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