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88章 《神性凝视与世俗观照的双向重构》(第2页)

二、方言诗学的在地性突围

粤语写作在此诗中不仅是语言载体的选择,更是文化立场的宣言。诗中"懵懵懂懂"、"见怪唔怪"等俚俗表达,与观音这样的崇高意象形成奇妙张力,恰似岭南庙宇中神像与市井烟火共处的现实图景。这种语言策略暗合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通过俗语与雅言的碰撞,解构了传统宗教诗歌的庄严范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量词"啲"的反复使用("讲俾佢哋"、"自己啲钱")。这个在标准汉语中缺失的粤语特有量词,以其模糊性与包容性,构建出独特的诗意空间。正如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指出方言的"肌理之美",此诗通过粤语特有的音韵节奏(如"识咗你嘅慈悲/关怀"的拖腔),在声音维度上重塑了宗教体验的在地性特征。

三、仪式行为的诗性转化

诗中呈现的多重仪式场景构成隐喻系统:从童年母亲的言传("阿妈系我细时讲嘅啲话"),到成年后的物质供奉("买嘅香烛"),再到现代社会的功利性祭拜("求财求发达")。这些仪式链条的嬗变,恰是岭南民间信仰现代转型的缩影。诗人以"始终冇吃人间烟火"的自省姿态,完成对仪式异化的诗性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