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古天乐(第3页)
三、慈善事业的光影交织
1.汶川地震的慈善启蒙
2008年,汶川地震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中国,也深深触动了古天乐的内心。他毅然决定亲赴灾区,去感受那里的伤痛与希望。当他踏入灾区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废墟瓦砾堆积如山,失去家园的人们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孩子们惊恐的哭声回荡在空气中。这些场景如同重锤一般,一下一下地敲打着他的心灵。
在灾区的日子里,古天乐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救援人员的无私奉献、受灾群众的坚强乐观,都让他深受感动。他意识到,自己有能力也有责任去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于是,他萌生出了成立慈善基金会的想法,希望能够通过更系统、更持久的方式来为社会贡献力量。
回到香港后,古天乐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了古天乐慈善基金会。他拿出首批百万善款,将其主要用于灾区的学校建设和医疗救助。这些善款为灾区的孩子们搭建起了临时教室,让他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继续学习;也为受伤的群众提供了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汶川地震的经历,重塑了古天乐的价值观,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身慈善事业的决心。
2.百校工程的运作密码
古天乐慈善基金会开展的百校工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135所希望小学的选址有着独特的逻辑,主要集中在云贵等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上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古天乐深知教育对于改变这些孩子命运的重要性,所以他将希望小学建在了最需要的地方。
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古天乐对质量把控十分严格,甚至亲自监工。有一次,在贵州的一所希望小学建设现场,他发现施工方在材料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立即要求整改。他强调,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必须要保证质量,不能有丝毫马虎。在他的严格监督下,这所学校最终高质量地建成,成为了当地孩子们的知识殿堂。
除了学校建设,古天乐还考虑到了配套设施的建设。在一些学校周边,他出资建设了医疗所和水井。比如在云南的一所希望小学,由于当地医疗条件差,孩子们生病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古天乐慈善基金会便在学校附近建了一所医疗所,配备了基本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而水井的建设,则解决了当地居民和学生的饮水问题,让他们能够用上干净、卫生的水。
通过这些具体案例可以看出,古天乐的百校工程不仅仅是建几所学校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旨在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3.低调行善的争议漩涡
一直以来,古天乐都低调地做着慈善,但在2023年,他却陷入了一场争议漩涡。知名狗仔卓伟爆料称古天乐是“假慈善,真虚伪”,声称他捐建学校的行为是顶替了别人,真正捐赠几千万的慈善家却一直默默奉献。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大多数人选择相信卓伟所说的“真相”,不少人开始质疑古天乐的慈善动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