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 作品

第168章 电池电报和飞艇的发明(第2页)

暴雨中的军器局灯火通明。李长风踹开作坊大门时,林墨白正用鲨鱼皮摩擦电缆。少年转身露出脖颈的奴隶烙印——那是西班牙人在马尼拉留下的"财产标记"。

"禀侯爷,用琉球硫磺提纯的硫化物..."他颤抖着捧起玻璃管,管内悬着的铜针随话音摆动,"能传声三十里!"

李长风突然拔出佩剑。寒光闪过,林墨白的束发绳断裂,乱发间露出被烙铁烫毁的左耳。"从今日起,"剑尖挑起少年下巴,"你叫林惊雷。"

三亚电报局

十二座三十丈高的铁塔刺破黎母山雾霭。林墨白设计的绝缘瓷瓶在晨光中泛着冷釉,每个瓷瓶都浸满从橡胶汁。当第一道试验电流穿过海底电缆时,崖州湾的渔夫们跪拜高呼,以为龙王显灵。

"还是太慢。"李长风敲打镀金发报键,看着纸带上疏落的点划痕迹,"我要的是瞬息千里。"他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狰狞的旧伤,"当年本爵中西班牙人火枪,弹头嵌着块磁石..."

林墨白瞳孔骤缩。三日后,他呈上的新式电报机竟用上了李长风所说磁石,发电报竟然不用电缆,可以隔空发送。当铜针在磁场中高频震颤时,译电员惊觉每个字符传递仅需三息——比原先快了二十倍。

旅顺口前线

赵德勋的佩刀劈开雪夜,刀光映出电报房内闪烁的弧光。琉球匠人特制的玻璃罩内,铜针正以肉眼难辨的速度摆动,将宁远侯的军令译成密码:

"寅时三刻,佯攻金州。"

当八旗铁骑被诱至预设炮位时,第二封电报已到:"蒸汽铁甲舰自外海逆流而上。"镶白旗都统至死都不明白,为何明军的调度比草原上的海东青还快。

马尼拉港

林墨白望着远去的宝船舰队。那些船满载着改良电报机,即将驶向福建、登州乃至朝鲜。学徒捧着新制的《电码本》追问:"师父,侯爷说的'互联网'究竟是何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少年抓起块磁石抛向大海,惊起成群信天翁:"总有一日,这南海的每朵浪花都会说着同一种密语。"他转身时,脖颈的奴隶烙印正巧映着电报塔的阴影,宛如某种新纪元的胎记。 三亚飞艇工坊的晨雾中浮动着鱼腥气。陈铁山仰头望着半空中扭曲的骨架,三十根福建运来的百年铁杉在钢索牵引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这个曾为郑家舰队打造过福船的老匠人,此刻正用鲨鱼皮打磨一具奇特的青铜构件——那是根据宁远伯手稿制作的"旋翼平衡器"。

"又破了!"学徒们的惊呼从三十丈高的竹架顶端传来。昨天刚缝制好的巨幅气囊裂开狰狞伤口,南洋橡胶与广南生丝混织的复合材料像受伤的蝠鲼皮般翻卷着。陈铁山啐出口中的竹钉,忽然瞥见墙角堆放的琉球进贡鲸须——那些曾被用来制作宫廷团扇的弹性材料,正在晨光中泛着珍珠般的色泽。

五日后·宁远伯府校场

李长风正在检阅马尼拉新铸的火炮,忽见亲兵拖来个三丈长的樟木箱。掀开箱盖的刹那,他的瞳孔微微收缩——箱中蜷缩着纺锤形的骨架,蒙皮是用鲸须编织的经纬网格,表面涂着混入砗磲粉的桐油,在烈日下泛着贝壳般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