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考后讨论(第3页)

赵兄和陶兄之所以想不出具体办法,我觉得是思考的角度不对。”

赵勋和陶行简齐齐盯着许仪章。

“二位想想,每年收粮时,家中长辈是不是会讨论,今年的粮要预留多少,拿出去卖多少。

还有过冬吃的菜,家里是不是会提前准备?”

赵勋和陶行简点点头。

“家里如此,朝廷和官府也是如此,只是方式跟我们小老百姓有所不同。”许仪章直接举例,“这几年,万秀村附近的村寨,都会把自己的果卖给沈家。

果农卖得果钱,帮工也得了工钱。

口袋有了银子,就不会在过年的时候卖粮,大家还会多买两尺布、两斤肉。

集市的交易多了,镇衙也能多收一点摊位费。”

“对哦,我这猪脑子怎么没想到呢?”赵勋激动的拍自己的脑袋。

陶行简这下也有了思路。

“我的思路跟许兄相似,但我是以林家的情况去设想的,可是考虑的问题过于表面,应该入不了考官的眼。”

林致远叹气,“我应该是没希望了。”

顾舟和顾梁烨眉头紧蹙。

“上策论课时,李教谕曾说过,要站在朝廷和官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结合实际去思考,从中发挥个人才智,解决问题。”

沈淮觉得,策论这东西,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写好的。

看天赋,也看知识储备。

除此之外,还有个人对时政的了解、眼光与格局、能否将所学灵活运用。

许仪章的思路,是从微观到全局,以小见大。

方启贤是从全局出发,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策论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所写紧扣主题,言之有物,有解决办法,就是好答案。

有些东西,不能讲的太直白。

沈淮索性转移话题,“过两日,我打算去九画山和文武庙游玩,你们要一起吗?”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