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考后讨论(第2页)
虚心请教,才能更上一层楼。
“你们何时准备的?怎么不叫我?”林致远目光扫过前面几人,“你们都默了答案,就我一个人没有。”
方启贤坦荡道,“我们醒来时,你跟淮弟还在睡觉。”
好叭!
林致远闭嘴了。
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么能睡。
睡了一天一夜外加一个大上午。
沈淮快速阅览手中的答案。
过了许久,他才开口道,“既然是讨论,那我就直说了,经济策论题中的‘常平法’和‘义仓法’,大家第一反应是赈灾用的。
但这道题的本质是通过这两种办法,如何实现平衡谷价、保农安民、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侧重天灾洪涝之后的救济措施。
你们看陶兄这篇,救灾篇幅占了大半。
还有赵兄这篇,也偏题了。”
赵勋苦着脸,“我知道此题的重点在事前预防,汲取前人的经验,可具体的执行办法,我想了半天就是想不出来呀。”
“我也是。”陶行简感同身受,“若只是分析和论证,完全没问题,可要结合实际,给出可执行的办法,我便束手无策了。”
其他人纷纷点头。
策问难就难在这点。
而办法并非凭空想象,前人的经验又不能直接拿来套用,所以答题的时候很无助。
“除了我,还有谁看《齐民要术》么?”沈淮问。
“还有我。”林致远反应很快,“表弟,答案跟‘齐民要术’有关?”
陶行简突然拍案而起,“‘齐民要术’是农书,而此题又涉及保农安民事宜,肯定能从中寻到答案。”
赵勋直接哀嚎起来。
顾梁烨和顾舟更是一脸悔恨。
“‘齐民要术’对县试院试帮助不大,但对乡试、会试、甚至殿试,肯定是有帮助的。”沈淮说,“除了这题,水利那道同样也可以作为参考。”
“我赞同淮弟的说法。”方启贤开口,“正式答题之前,要先审题,明确题旨才能开始破题。
怎么破,如何破,能不能破,涉及到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
许仪章接着说,“我没看过‘齐民要术’,但我知道家里的田怎么种,秋收之后,家中长辈如何分配粮食,家中收入来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