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啃月亮 作品

第552章 卧龙登门,风云暗涌(第2页)

比如,孔明进入府邸的时间,停留的时长。

比如,是否有争吵声传出(虽然可能性不大,周瑜城府极深)。

比如,孔明离开时周瑜的态度,以及周瑜在孔明离开后的反应

——是立刻召集幕僚议事,还是独自一人沉思,或是如常处理军务?

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碎片,经过整合分析,便能大致勾勒出“智激”的效果。

馆驿内十分安静,只有炭盆中偶尔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我缓缓踱步,脑海中构建着不同的情景:

若孔明成功激怒周瑜,周瑜可能会有两种反应。

一是当场发作,拂袖而去,甚至将孔明驱逐。

这反而是相对好的结果,说明“激将法”起了作用,周瑜内心已倾向抗曹,只是需要一个台阶和理由。

二是表面不动声色,甚至谈笑风生,将孔明礼送出门,事后再做计较。

这种情况则更为复杂,说明周瑜的城府远超预期,需要更进一步的试探。

若孔明未能成功激怒周瑜,或者周瑜根本不为所动,那说明他对抗曹之事已有决断(无论是战是和),或者他对刘备一方的实力与诚意仍有极大的疑虑,单纯的情感刺激已无法奏效。

无论是哪种情况,我的后手都已准备妥当。

如果孔明的“激将法”效果显着,我便可以顺势而为,通过鲁肃这条线,以“探讨军务”、“分析曹军虚实”为名,寻求与周瑜的再次接触,用更实在的军事分析和情报优势,来巩固他的决心,并顺便展现我自身的价值。

如果孔明的效果不彰,甚至起了反作用,那我更需要尽快介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

——更侧重于利害分析和战术探讨的方式,来重新影响周瑜的判断。

我的计划核心,始终是围绕着“价值”二字。

诸葛亮展现的是“势”

——联合抗曹的大势,以及刘备集团作为盟友的潜在价值。

而我,则要展现“实”

——基于精准情报和超前认知的,能够切实提升江东胜算,降低其风险的实际价值。

只有虚实结合,才能真正打动孙权和周瑜这般雄才大略的人物。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每一刻都显得格外漫长。

我强迫自己保持冷静,越是关键时刻,头脑越要清醒。

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竹哨,放在唇边,吹出一个极其短暂而低沉的音节。

这是预设的信号之一,用于确认特定区域的眼线是否就位,并处于待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