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岩羚羊的梦月琴 作品

第446章 沙漠绿洲,国际典范

接下来的日子里,植树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光伏基地各项工作也有序推进。这天,林海阳站在光伏基地的监控室内,望着大屏幕上闪烁的数据和实时画面,眉头微蹙。这是他接到通知后的第三个小时——联合国环境署代表团将在今日下午抵达莫高市,临时决定不经过任何预演流程,直接前往治沙示范区实地考察。

“林市长,行程确实变了。”秘书小李递来一份紧急会议纪要,“他们要求避开所有施工区域,只看已成型的项目点。”

林海阳沉稳地点了点头,目光在地图上快速扫过。他迅速调出无人机最新拍摄的地形图,在脑海中筛选出三个最具代表性的示范点:一个是光伏板下牧草繁茂、羊群悠闲吃草的复合生态区;一个是由学生参与实验的土壤改良田;还有一个是已经稳定运行三年、发电与治沙双重效益显着的核心电站。

“通知这三个点的负责人,十分钟内到会议室集合。”他说完便转身走向门口,“另外,联系电瓶车调度组,确保接待路线畅通。”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但他没有一丝慌乱。他知道,这次考察不仅关系到项目的国际认可度,更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治沙智慧的机会。

代表团抵达时,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连绵起伏的光伏板阵列上,反射出银白色的光晕。林海阳亲自迎接,用一口流利但不失地方口音的英语介绍了整体规划,并引导众人登上电瓶车。

“我们的目标,不是单纯地发电或种树,而是让沙漠‘活’起来。”他在车上说道,“这片土地曾经寸草不生,如今已是绿意初现。”

一位来自非洲国家的专家频频点头,但在看到远处几排光伏板下有动物活动的影子后,突然提出疑问:“这些太阳能板遮挡了阳光,会不会影响植物生长?”

林海阳嘴角上扬,示意技术人员打开车载屏幕,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植物覆盖率对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