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余烬与晨光
油灯终究是灭了。
最后那点豆大的光挣扎着向上蹿了一下,爆出朵幽蓝得瘆人的灯花,将秦观山那张凝固着极致惊骇与无边悲苦的遗容,在浓黑里狠狠烫了一下,旋即沉入彻底的死寂。黑暗如同冰冷的浓油,瞬间灌满了这间小小的泥瓦房,淹没了炕上枯槁的躯体,淹没了陈姐怀中晓晓那张苍白的小脸,也淹没了秦志远眼中最后一点微弱的光亮。
屋内只剩下一种声音——一种被巨大悲恸和茫然攥住了喉咙、连呼吸都几乎断绝的、令人窒息的死寂。陈姐抱着晓晓,身体筛糠般抖着,牙齿磕碰的细碎声响在这死寂里被无限放大。她看不见怀里的孩子,却能清晰地感觉到晓晓那小小身躯散发出的、不正常的滚烫。那滚烫像烙铁,烫穿了棉袄,直接烙在她的心上。黑暗中,她摸索着,用颤抖的手指去探晓晓的额头、脸颊,最后,小心翼翼地、如同触碰易碎的琉璃,抚向那只受伤的手腕。掌心下,那皮肤异常的灼热,微微肿胀着,带着一种病态的、令人心焦的脉动。没有幽光,没有诡异的蠕动,只有实实在在的高热和炎症带来的肿胀。可这实实在在的病痛,在刚刚经历了死亡冲击的陈姐心里,比任何虚无的鬼魅都更沉重,更令人绝望。她不敢动,不敢出声,巨大的悲伤和无助像两座山,沉沉地压在她的肩头。
秦志远僵立在炕沿边,像一尊被骤然冻结的石像。父亲那双至死未能瞑目的眼睛,空洞地“望”着屋顶的黑暗。那凝固的视线仿佛穿透了厚厚的土墙,穿透了沉沉的夜幕,笔直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死亡指令,牢牢钉在村口的方向——钉在那棵盘踞在赵家屯村口不知多少年月、虬枝如龙、根须似蟒的巨大老槐树上!
铜鸟…血债…树根下的锡盒…不能让它醒……
父亲临终前那无声的嘶吼,那枯爪般徒劳的抓挠,每一个破碎的音节,每一个痉挛的动作,都带着滚烫的烙印,一遍遍灼烧着秦志远的灵魂。那指向村口的、凝固的手指,如同一个用生命刻下的沉重符咒,一个用恐惧书写的最后遗言。然而,这符咒指向的,真的是什么邪祟之物吗?还是……指向一段被深深掩埋、不堪回首的过往?一段足以将父亲这位饱经沧桑的百岁老人,在生命终点也压得喘不过气、惊骇欲绝的血色记忆?
一股寒意,比这屋里的黑暗更浓重、更刺骨,从秦志远的脚底板猛地窜起。他猛地打了个寒噤,如同溺水之人终于挣破了水面的冰层。不能再等了!晓晓在发烧,在痛苦!父亲用命指出的方向,无论指向的是深渊还是真相,他都得去!他必须知道,是什么让父亲在弥留之际如此恐惧!是什么,可能与晓晓此刻的痛苦有关!
他猛地转身,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粗暴的决绝,差点撞倒身后的凳子。他没有点灯,也不需要灯。这屋子,这屯子,这夜路,早已刻在他的骨头里。他几步冲到墙角,那里靠着一把劈柴用的旧柴刀。他一把抄起柴刀,冰冷的铁器入手,那沉甸甸的分量竟奇异地给了他一丝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