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 作品

第333章 底肥叶茂

“人如草木随地肥而叶茂,命如粮食前种而后得”,这两句用最朴素的自然现象,道尽了“环境与自身”“付出与收获”的辩证——草木的荣枯离不开土壤的肥瘦,却也需自身扎根向下;粮食的收获始于春种的辛劳,却也需顺应时节的耐心。其中藏着三层关于“生存与命运”的真相,值得细品: 一、人如草木:地肥是缘,扎根是本

草木的生长从不是“被动等待”:沃土(地肥)是外在的机缘,但若种子不愿破壳、根系不肯深扎,纵有良田也难成茂林;反之,即便生于贫瘠,只要根系够壮、耐旱耐瘠,亦能在石缝中抽出新绿。人也是如此——“地肥”可指出身、机遇、人脉等外在条件,它能让成长更顺遂(如优渥的家境提供更多选择,贵人相助少走弯路),但这“顺遂”的底色,永远是“自身的扎根”。

所谓“扎根”,是草木向下汲取水分的执着,对应人向内修炼的定力:是困境中不怨天尤人(像沙漠植物把根扎得更深),是顺境中不骄纵懈怠(像沃野草木不停抽枝展叶),是在任何“土壤”里都能找到生长的支点。见过乡野的树便知:同一片土地,有的树长得歪歪扭扭(根系浅,经不住风),有的树却笔直参天(根系深,抓得住土)——外在环境从不是唯一变量,“扎多深的根”,才决定“长多高的树”。

这恰如你我常说的“平台重要,能力更重要”:平台是“地肥”,能力是“根系”。没有根系,平台只是流沙;有了根系,哪怕平台普通,也能自己长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