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 作品

第208章 革命周而复始(第3页)

第五老·亭林翁论变:革命因乎夷夏之防

少年问:"宋亡于元,明亡于清,此非外夷革命耶?"

亭林翁展《日知录》曰:"非也。《礼记·王制》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然革命之义,在'攘夷'乎?在'救民'乎?昔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入镐,申侯引之,此非犬戎革命,乃周室自革也。宋之亡,非亡于元,亡于贾似道卖国事仇;明之亡,非亡于清,亡于崇祯刚愎自用。"

西首矍铄翁曰:"吾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岳飞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然高宗信秦桧,杀岳飞,非金能灭宋,宋自灭也。万历间,熊廷弼守辽东,言'辽人可战,辽土可守',然朝廷中谗言四起,廷弼下狱,此清得入关之由。"

少年追问:"然则夷夏之辨,不足为革命因耶?"

亭林翁正色:"非也。《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然'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忽必烈建元,诏'祖述变通',行汉法,立科举,此元之所以能久也。多尔衮入关,令'剃发易服',江南百姓'头可断,发不可剃',江阴阎应元曰:'有降将军,无降典史'——此非反清,反其剃发令也。"

南首苍髯翁叹曰:"吾见顺治二年《江南揭帖》,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故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非百姓抗清,抗其毁华夏衣冠也。康熙亲祭明孝陵,诏'满汉一家',天下始定——此知革命之由,在民心之得失,不在夷夏之殊也。"

终章·五老合论:革命循环之由

少年再拜曰:"闻诸长者之言,革命之由,在民生、在天道、在制度、在民心,然何以循环不息?"

五老相视叹曰:"善哉问!《周易·系辞》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然变非革命,革命必因穷。秦穷于苛政,汉穷于兼并,唐穷于藩镇,宋穷于外患,明穷于内腐——非天欲革命,乃民不堪命,不得不革。"

史迁翁曰:"观历代革命,始乎民饥,成乎民怨,终乎民弃。《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民求小康而不可得,乃求革命。"

横渠翁曰:"阴阳相革,乃天地大道;民革其君,乃世道之常。然《革卦》彖辞云:'革而当,其悔乃亡。'革命而当,方为顺天应人。"

船山翁曰:"制度如江河,久则淤塞;革命如疏浚,去其淤塞,通其源流。然疏浚非毁堤,革命非灭道,此为君者不可不知。"

梨洲翁曰:"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在万民之忧乐。革命非为易姓,为救万民于水火也。"

亭林翁最后曰:"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革命之责,在君相,在匹夫,在天地万物之理。"

言毕,夕阳西下,桑影在地。少年再拜而退,心中疑云尽散,知革命非天命,乃民心之积也;非循环,乃世道之穷也。后作《革命论》,多本五老之言云。

喜欢杂论对话请大家收藏:()杂论对话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