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存在,可以不用,不能没有(第3页)
玄衣客曰:"若然,则存在之践行,有方法乎?"青岚子取棋局曰:"夫弈棋者,落子无悔,此存在之决断也;观棋者,举重若轻,此存在之智慧也。个人践行存在,犹弈棋然,一在决断,二在智慧。班超投笔从戎,决断也;诸葛亮空城退敌,智慧也。今之创业者,洞察时机,此决断之存在;应对风险,此智慧之存在。西人爱因斯坦谓'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之存在,即创新之先声也。"
白石生抚须曰:"善为存在者,犹良医之用药,贵在辨证施治。项羽刚愎自用,其存在之败,在于过刚;刘邦从谏如流,其存在之胜,在于能柔。陶朱公三散千金,知进退存亡之机,此乃存在之大道也。今之世人,或贪图速成,或固步自封,皆不知存在之变通。《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存在之长久,在于与时俱进,犹江河之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卷五 终极之悟:存在之天道论
玄衣客豁然开朗,再拜稽首曰:"诸公之论,穷天地之奥,极万物之理,晚生今而后知存在之为道大矣!敢问存在之终极,其在天道乎?"青岚子仰观天象,叹曰:"善哉问!存在之终极,实与天道合一。《老子》云'道法自然',自然者,真存在也。日月运行,四时更替,此天道之存在,无为而无不为;万物生灭,成住坏空,此万物之存在,自然而然。存在之极,即归于天道,犹百川之归海,万物之复本。"
白石生援《列子》曰:"列子谓'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此乃存在之最高境界。夫我之存在,非独身体之存,实与天地万物相联属。班超之存在,联于汉节;陶朱公之存在,联于商道;岳武穆之存在,联于精忠。今之环保学者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列子之旨,若合符节,皆言存在之整全性,非孤立之存在也。"
绛雪生进曰:"师长之言,道破存在之奥秘。试观量子力学所谓'纠缠效应',相隔光年之粒子,犹能相互影响,此非万物一体之存在乎?吾国先哲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与此理相通,皆言存在之全息性。故个人之存在,虽微若尘埃,实与宇宙大化相联,犹身体之于细胞,江河之于水滴,未有孤立而能久者也。"
玄衣客闻之,恍若有悟,乃曰:"然则存在之义,在于联通万物,归于天道乎?"青岚子点首曰:"然也。存在之不灭者,非形体之恒存,实精神之永在。孔子之教,垂两千载;老庄之道,传数万秋,此非形体之存,乃智慧之存在也。今之科学家谓'信息不灭',与吾道'薪尽火传'之说,异曲同工,皆言存在之精神,超越形骸,永垂不朽。"
白石生举杯相属曰:"客既悟此,当知存在之要,在于充实内在,联通万物,归于天道。故曰:'存在之实,贵在诚明;存在之影响,基于体用;存在之长久,在于全息。'此乃古今中外之通义也。愿客以今日之悟,践行于世,则存在之价值,自当显于天地之间矣。"
玄衣客闻毕,恍若大梦初醒,再拜而退。时松涛阵阵,与诸公谈笑之声,共入苍茫云海。后世读此录者,当知存在之为道,非虚言也,实万物之根基,万事之枢机,不可不察也。
喜欢杂论对话请大家收藏:()杂论对话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