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国家遭遇金融攻击(第2页)
伯言点头道:"若辅以实业强基,更能固若金汤。张謇'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以抵抗洋货;如今应当推崇'中国制造2025',掌握芯片、航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使敌人无机可乘。这难道不是《尉缭子》中'军队在境外取胜,道义在境内盛行,福气源于谋略,灾祸源于疏忽'的道理吗?"
太傅拍手称赞:"妙啊!从前范蠡'三次获得千金',运用'物价高时像抛粪土一样卖出,物价低时像收珠玉一样买入'的策略;吕不韦'把罕见的货物当作投资',施行'用财富结交权力,用权力聚集财富'的方法。如今的金融防御,应当融合《盐铁论》中'明智者随时代变化'的智慧,结合《商君书》中'利益出自同一渠道'的策略,让'金融活水'滋润实业,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第四幕 典章永鉴
少川严肃地说:"金融之战,不见刀枪剑戟却比累卵更危险。《六韬·龙韬》说:'不要侥幸敌人不来,要依靠自己有准备等待敌人。'应当设立金融安全院,仿照宋朝'三司使'总领财政事务,编纂《金融战典》来训练人才,这就是'先使自己不可战胜,再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
太傅展开《资治通鉴》叹息道:"从前秦国任用商鞅,'废除井田制,开垦阡陌',使国家富国强兵;汉武帝推行'算缗告缗',充盈国库。如今应当效仿这些制度,设立'金融审慎局',如同唐朝'御史台'监察奸邪,再设立'平准基金',如同汉朝'常平仓'平抑物价。"
伯言慷慨起誓:"愿以实业为盾,金融为矛,使国家没有金融隐患,百姓没有资产忧虑。这难道不是《诗经》中'修整我的铠甲兵器,与你共同前行'的意思吗?"
三人于是合撰《金融御侮典略》,其终篇写道:"金融,是国家的血脉。血脉畅通则肌体健康,血脉堵塞则危险丛生。御侮的关键,在于在危机萌芽时察觉征兆,在灾难发生前制定策略,用《周官》的制度巩固根本,用《孙子》的谋略应对变化,这样或许可以保全国土完整,万年长安。"
详解:金融攻防的古今义理通贯
一、攻击手段的经典映射
1. 釜底抽薪·汇率狙击
1992年英镑危机中,索罗斯通过"杠杆做空+舆论造势"瓦解固定汇率,这正是《六韬·文伐》中"顺着敌人的喜好,来顺应他的心意,使他产生骄傲,必定会做出奸邪之事"的现代演绎——通过放大市场预期制造恐慌,暗合《韩非子》中"三人成虎"的从众心理。
2. 火上浇油·资产联动攻击
1998年香港股灾时,国际炒家同步抛售恒指期货与银行股,形成"汇率-股市-信贷"恶性循环,对应《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善于用兵的人,避开敌人的锐气,攻击敌人疲惫之时"——趁市场情绪低迷时连环打击,如同齐国"买鹿制楚"的典故,用贸易战拖垮敌国经济。
3. 断陇绝粮·信用绞杀
2008年Cds衍生品泛滥导致雷曼破产,类似南宋末年"交子超发+盐引滥售"引发的信用崩溃。《管子·乘马》说"没有储备物资则城池守不住",信用体系如同粮仓,一旦空虚大厦就会倾颓,这就是《史记·平原君列传》中"毛遂说'锥子放在口袋里,尖端立刻会露出来'"的危机暴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