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徐达北伐克大都(第2页)
元军瞬间崩溃。也速看着漫山遍野的明军,拨马就跑,连盔甲都跑丢了。五万守军死的死、降的降,通州成了明军的囊中之物。
消息传到大都,元顺帝在朝堂上哭了。大臣们吵成一团:有人说"跟明军拼了",有人说"赶紧跑回漠北",还有人说"不如投降"。元顺帝抹了把眼泪,说了句实话:"拼?拿什么拼?跑吧......"
八月四日夜里,大都的建德门(今北京德胜门西北)悄悄开了道缝。
一辆辆马车借着月光溜出城,车厢里塞满了金银珠宝、后宫嫔妃。元顺帝坐在最前面的马车里,裹着貂皮大衣,却觉得浑身发冷。
其实他不是没想过抵抗。大都城墙高三丈,护城河宽十丈,城里还有十万守军。但他心里清楚,这十万守军早不是成吉思汗时代的"怯薛军"(蒙古禁卫军)了——军官们忙着把家产往漠北转移,士兵们连饭都吃不饱,有的还偷偷跟明军暗通款曲,问"投降后给不给活路"。
更要命的是,他自己早就没了斗志。这些年,他要么跟喇嘛学"双修法",要么在宫里造"宫漏"(自动报时的机器),朝政全扔给权臣。有次大臣劝他:"陛下,明军快打过来了,赶紧练兵吧!"他居然说:"天意如此,急也没用。"
逃跑前,元顺帝下了道"罪己诏"(皇帝检讨自己过错的诏书),通篇都是"朕无德天怒人怨"之类的废话,最后加了句"暂避北塞,以图恢复"——说白了就是"我先跑,以后再回来"。
可他没算到,这一跑,就再也没回来。
八月五日清晨,徐达的骑兵抵达大都齐化门(今北京朝阳门)。
城门是开着的,守门的元军早就跑光了,只有几个老百姓趴在门缝上偷看。徐达勒住马,对身后的士兵喊:"朱元璋有令:敢抢老百姓东西的,斩!敢烧房子的,斩!敢杀降兵的,斩!"
明军进城后,街面上的店铺照常开张,卖包子的吆喝声、打铁的叮当声,跟平时没两样。老百姓慢慢放下心来:"这明军,真不一样。"
皇宫里一片狼藉。元顺帝跑得太急,大量财宝,仪仗、甚至皇后的凤冠都没带走。徐达走进大殿,看着空荡荡的龙椅,没坐,只是让人贴了张封条:"大明皇帝令:封存宫殿,等候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