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30章 徐达北伐克大都(第3页)
他让人查点户籍,登记粮草,还派人给应天府送了封信:"大都拿下了,元顺帝跑漠北去了。"
消息传到应天府,朱元璋正在跟刘伯温下棋。他拿起棋子,顿了顿,说:"元顺帝跑了?"刘伯温点头:"跑了,带了后宫和宗室,往开平(今内蒙古多伦)方向去了。"
朱元璋没下令追击。他知道,徐达的任务是"克大都",不是"灭蒙古"。蒙古人在漠北经营了几百年,真要追进去,怕是会陷在草原里。而且,把元顺帝赶跑,已经足够让天下人相信:"元朝亡了,现在是大明的天下了。"
《明史》里写这段,只用了一句话:"洪武元年八月庚午,徐达入大都,元顺帝北走。"没有渲染,没有感慨,就像在说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但对元朝来说,这是句号;对蒙古来说,这是逗号——元顺帝在漠北建立"北元",跟明朝死磕了二十年;对朱元璋来说,这是感叹号——从讨饭和尚到坐拥天下,他用了十五年;对徐达来说,这是军功章上最亮的一颗星——他后来被封为"魏国公",死后配享太庙。
站在大都城墙上,徐达望着北方的草原。他知道,这场打了三百年的"金元争霸"(1115-1368),终于在他脚下画上了句点。女真人建立的金朝(1115-1234)灭了辽、逼死了宋,蒙古人建立的元朝(1271-1368)灭了金、吞了宋,最后被汉人建立的明朝赶跑。
历史就像个轮回,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是轮到退场时,总有人不甘,有人无奈,有人仓皇。元顺帝在草原上写诗:"失我大都兮,冬无宁处",字里行间全是落魄;而朱元璋在应天府的宫殿里,正忙着给子孙后代制定"治国规矩",眼里满是对未来的盘算。
三百年铁血纷争,终以一座城池的易手落幕。至于那些留在史书里的名字——阿骨打、成吉思汗、忽必烈、朱元璋,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浪花,拍打过岸边,终究会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