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28章 红巾军揭竿而起(第3页)

刘福通带着红巾军开始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中路军打到大同,差点冲进上都;东路军杀到高丽(今朝鲜半岛),把高丽国王吓得逃到海岛上;西路军一直打到陕西、甘肃,连吐蕃(今西藏)都震动了。

1358年,刘福通攻占了汴梁(今河南开封),把小明王接到这里,宣布以汴梁为都城。站在汴梁的城楼上,刘福通望着麾下几十万红巾军,觉得离推翻元朝只有一步之遥。

可他没注意到,红巾军内部已经开始窝里斗了。徐寿辉的部将陈友谅杀了徐寿辉,自己当皇帝;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接管了他的队伍,在南京悄悄发展势力;还有张士诚、方国珍这些起义军,忙着抢地盘,早就忘了"反元"的初心。

元顺帝虽然糊涂,但也知道不能坐以待毙。他重用了一个叫察罕帖木儿的蒙古人。这家伙是个狠角色,带着一支地主武装,专门跟红巾军死磕。

1359年,察罕帖木儿攻破汴梁,刘福通带着小明王狼狈逃往安丰(今安徽寿县)。曾经辉煌的北伐军,眨眼间就散了架。五年后,张士诚派军围攻安丰,刘福通战死,小明王被朱元璋救了去——后来这孩子神秘失踪,有人说被朱元璋沉了江。

刘福通死了,红巾军的主力也垮了,但反元的火种已经烧遍了大江南北。元军被折腾得精疲力尽,蒙古贵族还在窝里斗:丞相脱脱被杀,各路军阀互相攻杀,连元顺帝都懒得管朝政,整天在皇宫里跟喇嘛学佛法,玩"天魔舞"。

1367年,当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誓师北伐时,他发布的檄文里有句话说得很实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这句话,其实是所有红巾军战士想说的话。他们或许没文化,或许不识字,或许只是为了一口饱饭而拿起锄头,但正是这些最普通的老百姓,用最原始的愤怒,敲响了元朝的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