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255章 宝芝林业绩与昆明政坛(第2页)

今年最大的事就是义和团排洋与八国联军侵华,昆明最大的脑袋就是云贵总督丁振铎。他于1899年12月接任云贵总督,,属于保守派官僚,主张“维稳优先”,对义和团运动持谨慎态度,既不公开支持“扶清灭洋”,也不愿激怒列强。面对北方战乱,丁振铎选择按兵不动,未向北方调派云南驻军,避免削弱本省防务。清廷在6月后多次要求各省“勤王”,但丁振铎以“云南边疆多患,兵力难调”为由拖延,实际保持观望,反映出地方大员对中央权威的离心倾向。9月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西逃后,丁振铎通过奏折表态效忠,但私下加强与西南其他督抚——如四川总督奎俊——的联系,谋求区域自保。

昆明官府明确禁止义和团在云南公开活动,5-6月间逮捕数名传播“神拳灭洋”口号的民间领袖,防止省内出现反洋骚乱。但民间反洋情绪因北方战事升温,昆明街头出现“洋人招灾”的匿名揭帖。官府加强巡查以防范冲击教堂,派兵保护了平政街天主堂。法国驻昆明领事多次要求云南当局“保护法侨安全”,丁振铎表面上承诺加强警卫,实则限制法国势力进一步扩张。英国通过缅甸殖民政府施压,要求开放滇西商路,但丁振铎以“边境不靖”为由拖延,维护本地商帮利益。

云南这边现在最敏感的事情就是滇越铁路。法国自1898年取得滇越铁路修筑权后,1900年加快勘测步伐,昆明至河口段线路争议激化。云南士绅和官员,如云南巡抚李经羲,反对铁路通过农田和祖坟,丁振铎被迫在“朝廷压力”与“地方民怨”间斡旋,导致工程进展缓慢。

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法国资本试图控制个旧锡矿,通过代理人贿赂云南矿务局官员,引发本地矿主强烈不满,丁振铎暗中支持士绅抵制,延缓法国渗透。另外,法国要求降低云南与法属印度支那的关税,遭云南布政使李绍芬以“财政拮据”为由拒绝,双方陷入僵持。

今年5月,原云南巡抚裕祥因“办事不力”被调离,由李鸿章的侄子李经羲接任。李倾向务实外交,但与丁振铎在“联法抗英”策略上存在分歧,形成督抚制衡局面。

昆明知府唐炯被弹劾“纵容亲属垄断盐务”,7月遭革职查办,引发官场震荡。新任知府刘春霖上台后整顿盐税,触及既得利益集团,导致短期内行政效率下降。听到这里,王月生盯住刘管事的眼睛,刘管事会心地点了下头,王月生就知道,这个既得利益集团,必然有自己这个王家在内。毕竟,作为此时的云南首富家族,不插手盐务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自己现在既不想介入,也没到切割的时候。

他继续听刘管事的汇报。军事上,为防范北方难民涌入和哥老会活动,昆明绿营增设城防岗哨,并招募地方团练协助治安,军费开支增加引发布政使司与总督府的矛盾。滇缅边境英国驻军频繁越界勘测,腾越镇总兵张松林向昆明急报“英人图谋片马”,丁振铎下令加强边防但避免直接冲突。

社会动向方面,北方战乱导致部分难民经四川进入云南,昆明设立临时粥厂赈济,但资金短缺引发士绅抱怨“与民争利”。8月广西爆发鼠疫,昆明官府紧急封锁滇桂商路,并在城郊设隔离区,由巡警督办防疫,但因医疗落后收效有限。

听完这些简报,王月生大概了解了此时昆明几大政治巨头各自的政治立场和彼此的关系。总体说来,就是总督丁振铎维稳优先,对外不直接对抗,对内平衡各方势力;巡抚李经羲低调务实,对外倾向“以法制英”,对内有限维新;知府刘春霖理想主义、铁腕反腐,但缺乏政治妥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