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再约相聚与平进平出(第3页)
第二天,当冯小姐被王月生神秘兮兮地带进会展中心的一间临时租下的库房中,看到摆满了各种农副产品的货架时,简直惊呆了。
“厉害吧”,王月生得意洋洋地说。
“不是,老大,你这些东西都是怎么进的香港的啊?香港这边不让生鲜产品随便进来的呀。你路子可真野”。王月生拍了一下脑袋,他把这茬给忘了。性子上来了,哪管这个那个啊。在前世让管家连夜准备这些东西,弄得整个王府和半个虹溪镇都鸡飞狗跳的。
冯小姐一样样看起,王月生兴致勃勃地在旁边介绍:
“这袋是占城稻;这袋是红米,元阳梯田特产,富含花青素,是我们那哈尼族的主食;这是我们那里酿烧酒的玉米;这个是做糍粑的甘薯;这个是草坝甘蔗,旁边是用它做的红糖和腌肉或制药的糖蜜;这是老君山的三七;这是金平和绿春的草果;这是冷泉镇的八角;这只是哈尼族梯田里放养的黑山羊;这只是建水的乌骨鸡,药食两用哦”。冯小姐学着刚才王月生的样子拍了一下脑袋,还有活物,这个看组织怎么跟特区政府交待吧。
王月生这边兴致不减,“元阳、金平的三年芒;红河紫米;石屏豆腐干;宣威火腿”。
冯小姐听到这里按捺不住了,“老大,我记得宣威不归蒙自管啊?”
“我们蒙自商人参与运输了呀”,王月生理所当然道。“这两堆是松茸干和鸡枞干;这是草豆蔻;这是永胜村石榴。可惜时间不对,否则给你带大枇杷过来。还有这次时间太紧,没带我们那的红河小耳猪,放养杂食,肉质细腻紧实,大理石纹明显,口感香醇不腻,尤适合腌制火腿,猪肉富含氨基酸和挥发性香气成分,可是贡品来着”。
“我也不懂。得让我闺蜜派人自己过来看。你说你那么性急干嘛,回大陆再弄不好嘛。对了,我帮她问一句,这东西价格怎么算?”
“平进平出,能怎么算。我又不挣乡亲们的钱”。
“平进平出,能怎么算。我们又不挣他的钱”。刘局长高兴地说,“部里高兴啊。部长说了,只要样品化验确认是那个时代的那个地方的产品,那么我们前面的推测就可以盖棺论定了。而且,组织上当时让你对他进行这方面的试探,目的就是看他的心性和家国情怀。xxxx听了汇报,也高兴啊。肯为当地人民的生计想办法,就是个好同志。哦,那边不能算同志。
有人说了,也许王月生是想通过扶持当地人的产业,让当地人无法摆脱他的影响。也好嘛,我们帮他解决这些问题,也可以让他离不开我们嘛。以后真的需要坦诚相见的时候,也是一段善缘嘛。xx说了,不要说不挣钱,就是贴钱,都要让他能把当地的基层劳动人民组织动员起来。这是政治账”。
冯小姐半夜到香港的部门据点,用保密电话再次请示。当天白天她已第一时间向局长进行了汇报。这次是酒店的同事通知她去听国内的指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