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再约相聚与平进平出(第2页)
它前身为1947年成立的中央军委气象学校,具有鲜明的“机要通信”和“信息安全”背景。学校定位特殊,主要面向党政机关、国家安全系统等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约70%毕业生通过专项选调、国考等渠道进入机要局、保密局、网信办、公安系统等单位,从事密码通信、网络安全、信息系统维护等工作。部分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tC)、中国航天科工等央企,参与国防信息化装备研发。少数毕业生进入清华、北邮等高校攻读密码学、电子对抗等方向研究生。
学生需通过严格的政审,部分专业入学后签订定向协议,毕业后按国家计划分配至对口单位。工资待遇与普通公务员相当,但工作内容涉及国家秘密,保密要求严格。
所以选择这个学校当冯小姐的教育背景,第一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不是王月生这样的人能轻易接触到的,不易穿帮;第二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遍布政府机要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让冯小姐号称委托同学或者同学的配偶提供信息或者帮助,一般人可没有机会有如此多遍布要津的同学。
没想到碰到一个不懂行的,一副媚眼抛给了瞎子看。冯小姐咬牙切齿道,“旅游局也需要it部门啊”,同时飞快地回忆上级交代此种情况下怎么把话题转到自己需要的地方来。
“对了,我有个同学嫁了个干部,官挺大的,不过现在抓得紧,不让官员亲属干这个干那个的。她家那口子管的范围比较广,她现在就想自己干点什么,可要避开她老公的权限范围挺难的,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我能有什么办法。而且跟我有什么关系?”
“她上学时是我最好的闺蜜。人挺老实的。家里不缺钱,就是想自己做些什么打发时间,那些咖啡厅啊、花店啊、烘焙什么的,竞争太激烈,单店管理成本太高。人家要备孕,也不能太操劳。你家有没有什么路子,卖些真正的有机瓜果蔬菜农产品什么的?她可不是小店,她是准备在好几家大城市开连锁,专门卖给有钱人的”。
“嗯?”王月生顿时来了兴趣。他一直想着除了倒卖前世文物,还有什么商品能够进行时空贸易。最好是那种长期稳定大量的,赚不赚钱无所谓,当然,在他的心目中,单向贸易利润少于300%就属于不怎么赚钱的了。他是想在自己身边扶持起更多的利益集团,最好是家乡当地的农民、山民和底层人士。这些人的力量大,收买的成本小,背叛的可能性低。可惜他在后世实在是势单力薄。有钱真的不能代表什么,他这样的,即便有亿万身家,在国内或者任何一个地方,真实的影响力和能量都不如一个每年只挣一千万人民币,但可以给当地解决300个就业岗位和1000万税收的企业主。
之前一直没有可靠的人选去办理这些事情,现在有个冯小姐,处理自己已经铺开的事情还没有头绪呢,暂时没考虑别的。但此时推出这么一个有冯小姐担保的、自家也是有背景的、听起来办事还挺讲究,不像是那种为了钱什么都不顾的人,简直是量身给自己打造的。
可不嘛,就是给他量身打造的。
不过王月生倒是没有马上表态。因为他在前世还真没关注过农桑这些事,算个妥妥的工业党或者大棋党。但他没有表态还不仅仅是因为心里没底,更是因为他在美女面前总想给人个惊喜,期望看到女人折服在自己的出人意表的表现后的反应。